■ 陈罡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共识,于是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学界将这类现象统统称为“互联网+”。“互联网+”对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提升物流效率方面也是很明显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的相关研究。
一、 “互联网+”技术
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产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征是利用知识社会的创新,推动普通社会的转型,从而促进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当前阶段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发展的思路,主要是“互联网+”行业,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促进两者融合和提升的创新性技术。
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技术最早出现于本世纪初。随着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相关技术,于是对于其的相关研究就变得越来越多。工业领域,工程建筑项目的整体规划都参考了计算机的辅助决策技术,图纸的绘制环节也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这都是工业“互联网+”的具体体现;服务业方面,在餐厅点菜吃饭都变得异常简单,不再是传统的服务员拿来菜单供顾客选择,而是顾客自助下单,根据自己的所需来选择,结账的过程也是电子金融来支付,而不是原来的付现金。顾客在消费完成之后还可以对餐馆进行评价,给接下来就餐的顾客提供借鉴,这就是服务业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在线上课,提高学习效率,而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授课,增加锻炼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关平台也可以从中盈利,实现多赢的局面,这就是教育行业的“互联网+”。美国和日本、韩国都开展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互联网+”尝试。
我国“互联网+”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作为我国国务院下发的重要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是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具体体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于“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旨在促进我国的相关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相关行业在发展“互联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开放原则,即在开放的同时与国际接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国际贸易,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发展工具,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联动性,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加大自身的开放力度和共享程度,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促进所在行业的发展;还要坚持融合创新原则,鼓励各行业积极开展“互联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广以及使用相关技术,加速转变自身的传统思维,积极推进“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融合力度,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吸引投资,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协同优化与创新;另外要坚持变革和转型,指导意见大力扶持企业开展相关的信息化转型工作,建议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借助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尤其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求可以获得新的发展,迎合时代潮流,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还要坚持引领潮流、超越自己的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整合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大力转变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时代的需求重新部署相关的产业结构,使企业能在新的发展时期获得突破与跨越式发展;还要坚持信息安全原则,加大自身的监督力度,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和政策法规的事件要坚决杜绝,合理且公平地展开竞争,不要试图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该文件对于“互联网+”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 “互联网+”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对于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产业格局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虽然起步不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的质量也非常高,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截至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大致有6.4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我国互联网产业所涉及的群体人数越来越多,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
不仅互联网网民数量逐渐增多,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2017年我国互联网的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大致为17421.8亿元,2018年这一规模预计将达到20202.6亿元,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企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也和以往大相径庭,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很好地适应。在传统意识里,各行各业都有非常明显的界限,每个行业都发展自己的业务,彼此之间可能“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难以具体细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
2.“互联网+”技术使得企业电子商务化成为了必然
“互联网+”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便捷性,其便捷性主要体现在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非常快捷的购买售出通道,也就是我们常说常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就变成了必然。不能接受这个改变的企业只有被淘汰的可能,接受电子商务化的企业也必须做出合理的转变,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之所以在新形势下,传统企业要向电子商务转型,主要原因就是电子商务所能带给传统企业的转变以及所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是数不胜数。在国内企业五百强的排行榜单中,阿里巴巴、腾讯、大众点评、美团、百度糯米等O2O行业的代表都榜上有名,甚至占据排行榜的最前列。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侧目,其给传统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除了服务业,工业、农业等传统GDP贡献大户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中听到某某钢铁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销售自己的产品,某某农场开设了自己的淘宝店,大大提升了营销的效率和收益,这都是“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转变,也是企业向电子商务化发展的最好例证。
三、“互联网+”提升企业物流效率的建议
既然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是必然的发展途径,那就应当认真研究如何做好转型工作,结合业界的实际情况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本研究总结了以下建议。
1.打造拥有“互联网+”属性的企业物流专属通道
企业物流的运转最需要的莫过于通道,这就好比我们平日里购物的物流。如果没有好的通道,企业很难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得好的发展。企业物流专属通道包含两个层面的概念,既包含外在的真实运送通道,也包含内在的虚拟交流通道。所谓外在的真实运送通道,非常好理解,就是物流通道。比如企业可以建立专属的运送设备物资仓库,以供其物流运转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所谓的内在虚拟通道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以提升企业内部的资源互相运转的速度,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以某石化企业为例,该企业作为国家的传统能源型企业,开始没有重视“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使用,认为这都是华而不实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了“互联网+”技术的兄弟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该企业的老总开始坐不住了,也想尝试“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结合专业人士的建议,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专属物流大通道,企业在运送方面的效率迅速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车辆在运送过程中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提升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在企业内部则建立了新的联系机制,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企业开发的软件互联互通,不仅传送资料变得非常便捷,而且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多,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2.培养“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升物流效率
光有通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由专业的人才提供技术保障。“互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在当今时代的前沿,需要企业培养相关的人才。在此期间,企业的相关领导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要计算长远的投资回报比,只有这样才能真地培养出专业人才,为企业的物流运转提供保障,促进企业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快速健康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物流效率,就必须在新时期做出改变,加大研究力度,重视技术使用,促进自身发展,做好企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工作。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