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川庆物探第二运输队改进服务力保勘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梦香 特约记者 屈永志

4.jpg

●第二运输队雨后急行保生产

5.jpg

●驾驶员李刚在雨中移除挡路摩托确保摩托化车辆顺利跟进

  4月15日下午两点半,艳阳高照,川庆物探永川基地的第二运输队驾驶员杜非满面春风地从测量施工人员手中接过了行李,即将转送他们前往长宁项目。“一下山就能及时坐上车赶赴下一个项目,无缝对接非常精准!”测量队员工胡革翔说。

  就在一小时前,川庆物探第二运输队办公室,后勤组车辆调度员侯学勇接到了负责璧山温塘峡项目司机组长周瑜的电话,在璧山温塘峡施工结束的测量施工人员急需转战长宁项目。司机组长周瑜立即通知为温塘峡运送钻井民工的依维柯更换驾驶员,火速赶往测量下山最近的路口,接送测量人员返回永川,同时通知后勤组调度员侯学勇,安排在永川基地待命的驾驶员杜非,执行此次转送任务。这一天这台依维柯车跑了105公里,为准备长途驾车的杜非争取了休息时间,同时兼顾了钻井测量两项转线运输任务,还节约了85公里的运输费用。

  施工周期缩短了,节约了运输费用同时职工的收入也有保障了,这一举三得的结果源于今年第二运输队实行的一项新举措——车辆“摩托化”能力提升。年初,队上制定了控制生产成本,调整工效挂钩制度和运输保障方案,旨在提高指挥平台合理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装备最大化利用。在施工班组生产间隙,错峰执行任务,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工干了活,就该拿他应该得到的收入。通过工效挂钩机制的考核,驾驶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得到了很大提升。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态度好坏一个样,今年悄然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多劳多得的工作热情蔚然成风。要想挣钱多,就要车轮快。车辆不休人员休,像的士一样实现白天制两班倒,公里数跑够就换人,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能,换班驾驶员跟车前行。

  以往,车辆分配到各基层单位,项目部12个人开会最少要用四辆车。“今年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新调度方式,足足减少了一台车的浪费。今年,第二运输队将所有车辆全部纳入统筹分组,根据项目分班组,司机组长不再归属后勤管理,而是随各自的项目、带的班组参与一线成本考核,并赋予他们四项权利,“考核权、经营权、人事权和调度权”。随着权利的下放,每个人的责、权、利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项目在哪里,司机组长就在哪里,调度就在哪里。司机组长指挥调度全面靠前,所属项目的车辆调度都由当组组长负责。各大组长遵循就近派遣原则,自己拟制驾驶员机动调配名额。再根据项目大小合理配备车辆数量,建立自己的运输指挥机构、各项保障等系统工作;每组安排2-3台车专门用于零散任务和执行紧急运输。一人专门负责车辆的保养、回场检验、检修、加油,使车辆处于良好战备状态,接到命令,车辆在2分钟内就可以出发。

  今天收益不错,一趟车顺路完成了几次运输。及时调度电话省力省心。没有重复派车和返空车,不仅仅是节约了运输成本,还有驾驶员的休息时间,最重要的是缩短了施工周期。”完成当日零散运输任务的黎含勇美美地算着当日的公里数,把填写公里数的表单交到了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