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原武镇以建设“盛武北苑社区”为名,征用该镇东街村100余亩耕地,但令村民们愤怒的是,这100多亩耕地被征用两年多以来,一直荒芜着。而该镇先后征得多村村民耕地数千亩,有的一直荒芜,有的则成了别墅区。村民失去土地之后四处上访,有人更是愤而自杀。(8月19日《中国经济周刊》)
一些地方政府曲解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盲目建设,大量征地的情况并不少见,河南新乡平原新区原武镇不过是其中之一。但令人不解的是,该镇的征地政策和办法等,明显都禁不住追问,甚至完全与国家政策和法规相违背。
比如其一,早在2006年春天,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而新乡原武镇所征之土地,均是农民的耕地。那么试问,其是否在18亿亩的红线之内?征用农民耕地,何以连基本的征求意见也没有。“土地是国家的”没错,但也不能“同意不同意都得征”,因为农民对土地拥有使用权。
比如其二,原武镇征得的耕地,不少变成了别墅。但2003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已经叫停别墅类土地供应,之后又先后9次重申。那么当地政府征地,相关开发商建设别墅等,其土地规划及建设手续是如何取得的?
分析起来,一些政府部门伙同开发商,无视农民利益甚至不管其死活,违法违规大量征地,除过盲目发展与冲动的政绩观之外,无非是利益驱使。比如在当地,政府在征地时,每亩只需要补偿农民3.7万到4.2万元左右,但拍卖给开发商的价格,却在18万甚至100万之多。如果按照征地成本每亩4万,拍卖给开发商做商住开发100万元计算,政府每亩获利96万,1000亩就9.6亿。如果再加上开发商盖楼交税的钱,加上表面上推高的地方GDP数据,政府部门可谓无本万利、坐享其成。我们又如何才能保证其不会因为征地而疯狂?
避免农民被上楼,避免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后生活无依,地方政府的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念,必须将民众的生存需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克服发展冲动,端正政绩思想,但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想办法医治地方政府“卖地财政”这个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