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矿上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这在以前可想都不敢想啊。”近日,在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煤矿文体广场上,几名退休职工热烈谈论着这个让人振奋的话题。截至6月29日,该矿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创出建矿以来最长安全周期。
到底是什么为杨村煤矿带来如此大的成效?为此,笔者带您一起走进杨村煤矿,去探寻该矿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的奥秘……
1号文——
架起安全高压线
翻开该矿每年的1号文,都是安全生产的“最高指示”和“尚方宝剑”。厚厚的文件中“安全奖罚和责任追究”、“安全风险抵押”、“挂‘红黄牌’和‘督办牌’”、“‘红黄旗’区队‘五好’班组安全竞赛”等制度越来越细,奖罚也越来越严。
安监处党支部书记于汝山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就拿副处长王坤林来说,每少查1个隐患罚款50元,少上一个中夜班罚款50元,少抓一个“三违”扣1600元安全抵押金的50%即800元,少挂一个红黄牌扣安全抵押金的20%即320元,安监处有1人完不成查“三违”指标,还要扣王坤林安全抵押金的20%即320元……一个“严”字道出了1号文的严肃性,也为安全架起了不可触摸的“高压线”。
同时,该矿提出全员“零‘三违’”、现场“零隐患”、矿井“零事故”的安全“三零”目标,对安全生产失误“零容忍”,对小隐患大分析,安全上出了问题,让管理人员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空前的安全高压态势也为干部职工戴上了“紧箍咒”。
200万元培训资金——
为安全强身健体
“赵传鲁发了!光考试嘉奖就能领到一万多!”一时间,该矿机电工区副区长赵传鲁成了大家羡慕的红人。原来,他在兖州煤业区队管理人员安全知识考试中获得优秀个人一等奖,兖州煤业奖励他6000元,杨村煤矿又奖励他3000元,加上奖所在单位的3.15万元,赵传鲁收获颇丰。
这些都得益于该矿开展的“全员大教育、安全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该矿党政认为,要想保证安全,干部职工的素质必须提高,教育培训要跟上。为此,该矿拿出200万元设立培训基金,重点强化各岗位工种的人员培训,持续开展了“全员安全培训年”和“超越杯”职工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学安全、提技能的热情。
目前,该矿全员参训率、考试合格率、脱产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均达到100%,2012年培训人员1.055万人次。该矿在兖州煤业组织的区队管理人员考试中,取得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万元技术资金——
撑起安全蓝天
干过薄煤层的采煤工用“两块石头夹着一块肉”来形象的比喻自己的工作状态。在一米高的空间里,采煤工用大锨攉煤,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顶板、放炮事故不断。“一定要让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兖矿集团领导下了命令。
2008年初,兖矿集团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杨村煤矿,从此拉开了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探索之路。该矿矿长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供电、通防、供应、人力、调度、协调六大专业小组,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厂家,从设备的研制、论证、安装、调试,越过一个个沟壑,研究出一个个对策,破解一个个难题,一场攻克世界性难题的战役在该矿打响。几年间,技术攻关小组9赴东北,7赴宁夏,上演了一部现代版的“闯关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得出结论:杨村煤矿“一米以下含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装备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几年来,该项实验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了一座座钢铁长城,圆了采煤工扔掉大锨,拿着遥控器就能割煤的梦想,也为采煤工撑起安全的蓝天。
4000本“小册子”——
宣贯“大安全”
“四个一切”是什么?“九个一律”是什么?2012年春季誓师大会召开后,笔者在矿井口候罐室采访时发现,下井职工人手一本《杨村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生产常用术语》小册子,一些职工利用等候下井的时间正相互提问。
为让干部职工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该矿印发了方便携带的小册子,里面印有该矿2012年各项奋斗目标,提升“四个境界”实现“一个确保”、“五反思五整治”等内容,共印制4000册,人手一本,方便职工随时学习。
为强化安全教育,该矿党政首次以“决定”的形式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决定》,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筑牢干部职工的安全思想防线。同时,该矿不断创新安全宣传形式,将采掘区队办公楼命名为“平安楼”,赋予安全内涵。让职工每天走出“平安楼”,穿过“平安园”,踏上“平安路”,登上“平安桥”,让干部职工在“大安全”的视觉氛围中工作和生活,安全宣传耳濡目染,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广大职工人人争做安全生产的有心人、细心人、放心人,形成了你争我赶“赛安全”,抢占安全“制高点”的良好氛围。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