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有重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整套的经济改革方案,但是要做改革的话,一定要有重点,如果能够找到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效果可能就会更加好一点,我想讲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为什么我们这么强调利率市场化?就是因为它影响的面特别广,我们现在的银行因为存款利率比较低,盈利比较容易,对银行提高资金配置的压力就不是很大。因为有这么大的利率空间,银行业更愿意把贷款给国有企业,造成投资效率比较低下,而且竞争不公平。这种利率不仅仅对银行的激励机制比较弱,对国有企业的激励也比较弱。除了这些以外,利率的市场化还对证券市场,以及其他的资产市场发展有影响。当利率比较低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这就比较容易造成资产的泡沫,也会弱化投资者对上市企业分红的诉求。除了这些以外,还会影响收入分配。我们知道消费率比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很重要的部分其实有很多,其中一部分是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这部分很难用政策来影响,因为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政策比较容易影响的,又受到利率的影响,就是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我们的居民财产性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所以,如果我们能利率市场化,在促进公平,推动竞争,改善效率,以及改善需求结构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国有企业和竞争环境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国有企业还会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在某些行业中,只有国有企业能够在其中运行,其他的行业中,国有企业享受很多很多的优惠待遇,这是竞争不够充分。如果要想改善我们的竞争环境,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的功能进行更明确的界定,到底什么是政府做的,什么是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做的,什么是国有企业者做的,什么是非国有企业者做的,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划分。要合理分离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责任。在这些前提之下,让国有企业进入竞争环境和其他企业竞争。

  另外,国有企业的资本收入,作为企业的分红,现在还是主要用在国有企业内部门来投资,我个人认为,这个国有企业的分红应该用于更广泛的目的。

  第三,社会保障。我们的社会保障是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问题,大家都在说我们的社会保障有缺口,但如果不早采取措施的话,以后要堵这个缺口就越来越难。一些发达国家遇到的一些经济问题,都跟社会保障有关。这后面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老龄人的政治影响力,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越来越大。当他们政治影响力变得很大了以后,要对社会保障进行改革,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的这些教训。那么,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及早地对社会保障进行改革。

  第四,城镇化。很多人讲城镇化创造很多需求,要住房、要上学,都创造需求。我们考虑城镇化的时候,不要主要看如何创造更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看城镇化可以带来效率的巨大改善。当人们聚集到城市的时候,他们劳动的效率会提高,而新思想定位在城市中,人们交流比较容易,所以新思想的产生也更加有益,所以城镇化更主要的是看到对效率改善带来的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些公共服务要跟城镇化相配套,比如说教育问题。我们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以及农民工福利的问题,我们要让他们享受和原有的城镇居民一样的福利,这是个比较重要的具体改革措施。

  前面讲到国有企业的分红问题。国有企业的分红,应该不限在国有部门内部投资,应该把国有企业分红用来支持社保。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对社保的改革,得到更大的政治支持。老百姓看到国有企业这样来支持社保的话,我认为会更加愿意接受推迟退休年龄的措施。

  还有更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我想强调三点:一是预算改革。我们的预算程度很不够,而且细化程度也不够,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弱,而且预算没有事后评估的机制,我觉得都需要改变;第二,依法行政,尤其对产权保护,还有间接的立法;第三是决策机制。怎么让不同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协调,不要让少部分利益群体来阻碍改革的开展,从而影响到全局的利益。最后需要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念,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不仅我们的决策者有相应的理念,我们的公民也需要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念。一是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我们公民享受什么样的权利,有什么样的责任;第二是平等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什么样的平等的概念,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三是对人力资源价值的承认。这三点需要在理念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