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力促产业集聚集群 做优针织内衣产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兴华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创造区域经济新优势、实现区域发展新跨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紧紧抓住国家振兴纺织服装行业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纺织服装特色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集群初现,集聚效应凸显。

  

  顾山镇具有发展产业经济

  的综合优势

  

  顾山,镇以山名,是一个拥有50平方公里面积,5.5万常住人口、5万外来暂住人口的江南古镇,素有“金顾山”之美称。顾山位于张家港、常熟、无锡、江阴四县(市)交界处,从镇区到上述四城区的车程很短,为苏锡常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有两个高速道口;有两条江苏省省道在境内交会;有两条国家级航道在境内相会。到沪宁高铁无锡站仅15分钟车程,到无锡硕放国际机场35分钟。

  顾山,文化深厚,具有2500多年文字记载史。境内有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老师周少梅故居,完整的明清古街、南梁香山古寺和古犀带桥。顾山是红豆故乡,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亲手种植的红豆树,至今枝繁叶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吟咏的就是顾山红豆树。顾山人才辈出,明朝有李应昇,近代有得到毛泽东赞扬的周水平烈士,当代有原北大校长吴树青、原南师大校长谈凤梁等一批名人志士。

  顾山,经济厚实,既是江苏省综合实力百强镇,也是全国镇村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绿化百佳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镇经济发达、百姓富裕。目前有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金属制品四大行业。2009年完成工商开票销售115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571元。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顾山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该镇将按照《顾山发展定位与战略》的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大力推进产业与城镇同步转型,把顾山建设成为“现代工贸强镇、生态宜居新镇、魅力江南古镇”。

  

  顾山镇内衣产业集群发展

  的现状和特点

  

  顾山针织内衣产业是顾山传统的支柱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聚的跨越。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针织内衣服装名镇”,2010年被授予“中国针织内衣产业基地”称号。顾山针织内衣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构建了较为鲜明的产业集群和比较优势。

  1、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镇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83家,2009年销售额超亿元的5家,5000万以上的7家,超千万元的36家;内衣企业73家,年生产能力达6000万件/套,开票销售33.94亿元,占全镇工业开票销售总量的36.86%,产业内部产业链结构完整,从毛纺、纱纺、织布、染整到成衣,涵盖了服装生产的全部环节。内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顾山服装逐渐走出国门,云蝠集团的毛衫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知心爱人、培登等四家内衣企业出口国外,创汇3000万美元,迄今为止,全镇有24家服装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2、品牌效应凸显。镇政府在积极鼓励服装内衣产业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通过“洗脑子”、下任务、发奖金等多种方法,加大了品牌争创的引导力度,注重扶大、扶优、扶强,打造出了如恒源祥、芗菲、旗枪、缘之恋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镇拥有针织服装品牌94只。在66只自创品牌中,中国名牌1只、江苏省名牌2只、无锡市名牌2只、无锡市知名商标7只。镇政府也比较注重“顾山内衣”团体品牌的营造,通过参加展览、名镇争创,不断放大顾山内衣的知名度。

  3、科技步伐加快。突出技术创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顾山镇的内衣企业纷纷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改造等途径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突出功能创新,内衣企业通过拓展内衣功能、创造市场需求,不断完善针织内衣产品,产品从简单的棉毛衣裤逐渐扩展到束身、保暖、保健和时装内衣,以产品功能的提升,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突出服务创新,全面启动政产学研合作战略,已建产学研合作项目16个,开展服装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向产业链高端渗透。

  4、人才优势明显。人才是最重要的第一资源。顾山针织内衣产业基础深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造就了一支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与南京、上海等地开展柔性合作,与各大科研院所开展内衣人才的有效合作,储备了大量精通技术、善于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整合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形成了一支总数达1.4万人的稳定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

  5、发展环境优越。从小环境看,顾山文化深厚,随着服装内衣特色产业的发展,与之相伴的产业文化、创业文化逐步形成,不断发展,顾山人思服装、谋服装的氛围浓郁,这是产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从大环境看,顾山地处纺织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江阴、常熟、张家港都是我国著名的纺织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好、技术高、配套强。从政府服务环境看,政府制订了《江阴顾山服装(内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引领,去年成功组建内衣行业协会,既发挥了企业市场主体性,又通过适时的引导和调控,并在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服务,形成了政府和企业共促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顾山镇推进内衣产业集群发展的愿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良好的发展机遇,顾山镇将以大力推进内衣产业集群发展作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突破口,通过产业集聚、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品牌争创和政产学研联盟等一系列举措,引导企业走规模发展之路、科技发展之路、品牌发展之路,调整提升内衣产业,真正把针织内衣产业建设成为顾山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转型提升的优化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1、以产业规划为导向,引领产业集聚。该镇邀请了东南大学研究制订了《顾山服装(内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领、指导全镇内衣产业科学发展,明确了梯度推进的“358”三级发展战略,旨在至2017年,集群收入达150亿元,拥有5-6个全国驰名商标,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20个服装(内衣)优质品牌的总部,3-4家研发机构,2-3个认证机构,3-4家咨询机构,使顾山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针织内衣研发中心、创意中心和制造中心。

  2、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集聚。该镇将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中的推动作用。一是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在完成16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建立研发联盟,实现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达到各方互补的协同效应。二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在建立研发联盟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组建服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与推广中心,建立服装面料监测评价系统、自动裁剪系统、服装设计三维虚拟图形系统、生产的吊挂传输系统、立体整烫系统等,从而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三是创新生产营销模式。进一步学习推广云蝠、恒源祥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把生产环节外移,实现由“橄榄型”向“哑铃型”的转变,不断创新模式,牢牢掌握市场营销主动权。

  3、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倒逼产业集聚。大力度推进与海澜集团的合作,加速度推进爱居兔时尚中心的建设,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模样”的要求,加快服装企业研发机构、设计机构、认证机构、咨询机构的入园,形成入园企业超60家,销售收入超100亿的产业集聚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园区建设成为集制造、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展示等为一体的时尚中心。

  4、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引导产业集聚。着力构建区域品牌梯度。依托云蝠、恒源祥、缘之恋、旗枪等品牌优势,努力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由制造产品向创品牌转化,努力培育好一批销量大、效益好、知名度高的名牌群体,构建好国家、省、市三级名牌的梯度发展基础和储备,把旗枪、恒灏、缘之恋等培育成国家级品牌。着力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易会等名牌推介活动,突出集群区域品牌形象的宣传,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顾山服装(内衣)产业集群整体形象,提升集群在服装领域的知名度。着力拓展区域品牌美誉度。研究制订产品、技术和环境准入的行业标准,完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品质保证;完善市场建设,以生产为依托,以销售为龙头,销售引导生产,生产促进销售,让近者悦、远者来,形成强大的人物、物流、信息流,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美誉度。

  5、以协会运作为保障,促进产业集聚。行业协会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积极发挥政策平台作用。制订鼓励企业科研投入、人才引进、品牌经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不诚信、不规范的企业进行引导,鼓励公平竞争。积极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建立集群企业数据库,即时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立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等行业信息数据库,定期向企业发布。积极发挥服务平台作用。由协会牵头,成立材料采购、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质量监督、金融服务、名品争创、综合协调7个部门,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产品创优、技术指导、信息采集、员工招收等“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真正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研发共享,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增强行业凝聚力和产业集聚力。

  (作者为江阴市顾山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