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志是兖矿集团东滩矿综掘二区职工,自2003 年担任群监员以来,一直坚守着“安全大如天,安全靠大家,安全为大家”的安全理念,时刻抱定“为职工生命站岗放哨,用群监责任守卫安全”的决心,在实际工作中,他用坚强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工区连续6年实现安全生产,所在班组连续76个月杜绝各类安全事故,他个人也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和矿“优秀群监员”等称号。
“热心铁面”抓安全
万福志常说:“一起事故对一个煤矿来说,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不幸,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班组有多少个职工就有多少个生命,多少个家庭,多少双眼睛在注视和渴望着班组搞好安全工作。身为群监员的万福志相信,要当好现场安全的“守护神”,要时刻心中装着职工的家庭,装着对职工的感情,带着对职工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做到贯彻规程不动摇,惩治隐患不留情,严字当头,狠字在手。“狠”就是讲安全不讲情面,讲标准不徇私情。一次,他的师傅凭经验架设棚梁时,棚梁角度与设计标准有了一点偏差,经他用尺子验证后,要求师傅整改,并按制度对师傅进行了罚款。事后,他向师傅表示了歉意,也得到师傅的谅解。有人说他六亲不认,他说:“为安全而得罪人不丢人,为安全而糊弄人才丢人。”
“苦口婆心”讲安全
安全是个常做常新的事情,为做到心中有数,万福志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工区,从技术员和值班人那里了解现场安全工作的重点,同时注意对职工的察言观色,了解职工行为的缺点,使自己在开工前讲安全时能够言之有物。努力做到讲清安全重点,讲明安全要点,讲透安全弱点,给职工打个“预防针”,提个醒,敲个钟。一次,职工小李由于刚从技校走上工作岗位,安全意识淡薄,质量标准低,在施工中对于锚杆的紧固,偷懒躲滑,预紧力有6根不够,被他当场发现后给予严厉批评。班后万福志列举了多次冒顶事故对小李进行“安全生产,质量先行”的教育,使小李真实领悟到井下环境就是“四块石头夹一块肉”的感觉,理解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一点点的质量问题,就等于把职工生命置于危险境地,使小李很受启发。
“火眼金睛”查隐患
万福志说身为群监员,要时时处处把自己当作班组安全的“侦察兵”,把自己当作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自己做到“四勤四防”,“脑勤想预防,口勤常提防,腿勤常督防,手勤常设防”。他坚持“三必查”,即班前必检查,班中必巡查,班后必复查,并结合个人经验,从心理学角度,根据职工情绪的变化,提炼、总结出职工在生产中的3种最佳身体状态(最佳注意状态、最佳情感状态、最佳体能状态),4 种不安全生产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急躁心理、逞强心理),5种不安全心态(焦虑心态、恐惧心态、压抑心态、抑郁心态、松散心态),9个“薄弱时期”(领导班子调整时期、生产条件变化时期、节假日及农忙时期、年终评比时期、整改任务较重时期、生产工艺改革时期、岗位变动时期、日常交接班时期、凌晨困乏时期)以及10种安全不放心人。并制成表格,每天对照查找,作为提高班组安全预防的切入点。万福志发现,每到快下班时,职工急着升井,思想开始松懈,精力容易分散,往往导致安全事故。一次,在146运顺的25度上山,万福志看到三名掘进队的职工急急忙忙把三个矿车挂在一起,准备一次松下去,而规定一次只能松两车。万福志立即上前制止,并极力劝阻,在他的坚持下,三名职工终于改变了主意。他帮着他们松了两次车,结果人行车没赶上,他们四人一起走着升井,累是累了,看到大伙的笑脸,万福志心里有一种格外的温暖。他常说“隐患就是老虎,放任隐患就是放虎归山”。因为一个小隐患就能带来安全大事故,安全小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危及整个安全生产的大局。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普通的群监员,万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血诠释着责任,用热情守卫着安全,用真心呵护着幸福。
(盛玉强 朱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