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着力创新发展模式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步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中共贵州省镇远县委书记

  蒋映生

  

  镇远,一个隐约传来金戈之音的名字,一个被誉为“战神之乡”的滇黔重镇,被人们美誉为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镇远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阜民丰,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使它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5张国家级旅游品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

  镇远可谓古风、古韵美不胜收,被中外游客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三年打造镇远

  十年西赶丽江 东超凤凰

  

  文化旅游产业是镇远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镇远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镇远的保护、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来,镇远县委紧紧依托被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品牌,坚持以文物保护为重点,充分依托历史街区分阶段对名城进行全面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2010年,在古城镇远召开了贵州省旅游工作会议,省、州、县领导提出了3年打造推出镇远,5年成为国内外知名休闲及度假旅游目的地,十年西赶丽江,东超凤凰的发展目标。在会议考察过程中,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把镇远推出去,连续推3年!”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说:“用3年时间把灯光、民居、道路的基本设施搞完,这3年重点打造镇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谌贻琴说:“连续3年帮镇远,推镇远!”

  机遇面前,县委、县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坚定“走文化旅游兴县的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落实举措

  推进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

  

  古镇保护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投入。为此,在古镇保护中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强化政府在规划实施、政策引导、环境营造方面的主导作用,确保了古镇保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着力打好“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

  一是古城保护规划先行。现以形成城市总规、古城保护专项规划、历史街区控制详规、民居修缮规划设计等较为完整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

  二是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树立精品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并正式实施《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法可依。

  三是开展古城风貌整治。为能较完整恢复和再现古镇历史风貌,体现出镇远以古以文见长的古镇特色。依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的分类,大规模开展古城风貌整治。

  四是合理开发古民居。以政府投入与居民投资相结合,对古民居进行了集民居宾馆客栈住宿、民俗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场所等为一体的合理开发。

  文化,已经成为镇远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亮点。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了旅游发展新的“助力器”。为此,必须深化镇远旅游区内涵。以深化文化内涵、展示文化亮点、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游览内容为重点,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并举。

  一是着力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做好沿河两岸建筑修缮和景观设计,开辟古城水上游项目,“夜游舞阳河”成为镇远旅游新亮点。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修建了连接高速公路和周边县市旅游景区的二级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垃圾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规划修建了一批旅游公厕及停车场,镇远县“整脏治乱”工作在每年检查评比中排名全州前列。

  三是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并举。逐步将机关单位、学校从古城搬出。通过新区建设,达到“跳出古城建新城”目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镇远的魅力不仅来自古朴的水乡风貌,更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始终立足于弘扬自身文化特色,坚持把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特色的展示作为保护开发的重要内容。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化步伐。努力做到在保护中传承文化、在开发弘扬文化,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景点。

  一是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与经营分离。

  二是探索特许经营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为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激发民间参与旅游开发。通过一系列积极的鼓励措施,全县现有的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餐饮店等旅游服务企业352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民居客栈达87家。

  四是着力抓好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强化旅游服务载体建设。设立3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成立镇远旅游行业协会和导游培训管理中心;制定镇远民居宾馆(客栈)等级评定标准等。

  

  转变方式

  实现发展和跨越

  

  “3年打造推出镇远,5年成为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十年西赶丽江、东超凤凰”,力争形成以古镇文化旅游为龙头、以古民居旅游为延伸,点、线、面相结合,古风今韵,相得益彰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精心编制精品旅游线路。为让古城走向世界和世界走进古城,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状况,形成旅游公路、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完成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保护、古城风貌整治和环境治理、配套设施和景观建设,把古城做古做优做精做美,把一个古老、美丽、有文化的镇远古城呈现出来。

  积极发展古长城与古民居建筑群。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虽然历经了千年的战火,镇远仍然基本保持了古城的风貌。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建造开发一批星级宾馆、度假酒店、民居客栈,标准床位由现在的4000张,增加到8000张,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高起点规划新城,逐步将古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搬出,疏散古城人口,减轻古城压力,并通过旅游发展和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祁顺曾写道:镇远“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民国年间镇远专员战斗英雄华光也称:镇远“有胜水名山,令人盘桓而不忍离去。”的确,镇远山水迤逦,风光迷人,大自然为镇远造就了舞水清、山峰秀、峡谷幽、溶洞奇、瀑布美,使她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