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初探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钰立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难以愈越的鸿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路障。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若得不到“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极可能使方兴未艾的中小企业跌入低谷,陷入困境。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保证。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倾斜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加资金量、扩大规模,集中财力,确保中小企业渡难关、共克时艰;建立银企信息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规范融资服务业的收费和服务行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对讲诚信的企业予以政策优惠,以此营造出“政府引导、银行服务、企业诚信”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格局。

  二、建立银政合作平台,引导金融业改善服务。为各类金融机构搭建平等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业改善服务,满足市场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在对中小企业提供放贷中更应加强对所放贷款的有效监管,使其所放贷款在安全运行中产生效益最大化。

  三、鼓励发展民营担保,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利用担保公司融资,以担保公司为桥梁,转嫁部分银行风险,简化贷款手续。对担保机构要进行大力扶持,加强业务监管,也要创造宽松环境,力争打造成担保机构的样板。同时要积极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资本联合,组建新的担保公司和行业协会,探索融资租赁等新的融资手段,多形式、多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

  四、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树立良好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首先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定期向相关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形象”。加强企业对自身积累能力的培育,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指导企业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研究,帮助企业获得银行和社会的更多支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的企业形象。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

  五、成立信用协会,把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都吸纳进来,建立一个共同的基金,用这个基金给中小企业‘补血’,同时加强行业管理。 (作者系陕西旬阳县乡镇企业局非公股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