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崇柱
近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就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作出了更加具体、明确和严厉的规定,这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安全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笔者认为应把握五个重点:
一要狠抓干部责任制落实。《通知》明确指出,要“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就是在强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所以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健全与落实,关键是抓干部责任制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三惯三乎”和“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井下和工作现场,肩负起一名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严格执行管理人员请销假、带班、值班24小时在矿等制度,重心下移,深入井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干部责任制落实”档案,凡是因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出现问题较多或发生事故的,一律从严追究责任,督促领导干部以扎实的作风、出色的工作业绩影响和带动广大员工,切实保证安全生产。
二要强化职工教育培训。职工安全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通知》强调,要“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把职工的教育培训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一是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在抓好日常预防教育的同时,围绕对每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安全生产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二是突出普遍化,进行全员性教育。加强对干部、工人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定期开设安全讲座、学习“三大规程”和安全知识,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三是突出形象化,开展经常性教育。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角度、多侧面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流水不断线来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要积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强大动力。《通知》指出,要“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制定促进安全技术装备发展的产业政策”等,为企业进一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指明了方向。科技兴安战略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景,是改善安全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夯实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要以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积极推广应用新装备、新设备,加快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辅助自动化、监控数字化,着力提升矿井装备现代化水平;要注重普及安全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科学方法,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安全力;要加强科技攻关,激励自主创新,教育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把安全生产的落脚点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四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通知》指出,“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隐患排查做出了明确规定。工作中,要树立“隐患排查无小事”的思想,把“无”当作有来预防,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定期分析现场安全重点,加大覆盖检查力度,把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抓好顶板、机电运输、防治水等薄弱环节,工作面过断层、初压、巷道扩修等薄弱地点的管理。二是要抓好“一通三防”管理。当前,夏季地温高、雨水多,是瓦斯管理的关键时期,要狠抓风门管理、通风管理、综合防尘以及“一炮三检”等制度落实。三是加大水患治理力度。健全完善防治水超前预测、预警、预报体系,确保防治水方面不出现问题。四是加强雨季三防工作。要严格执行防洪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重点岗点的巡查,确保万无一失。
五是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质量标准化是煤矿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通知》指出,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对质量标准化建设做出了严格规定。为此,要树立“干就精品、做就最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创新提升。主要抓好“四个突出”,做到“四个确保”,即突出标准提升,做到严格按质量规范施工,确保达到质量标准;突出细节管理,做到把质量工作做到细微处,确保头头面面、条条线线规范有序;突出检查整改,做到有问题早解决,有隐患早整治,确保现场无死角、无影响安全的问题;突出薄弱地点的巡查,确保现场达到本质安全环境。特别要注重过程达标,以动态检查促进动态达标,提高动态达标水平,以质量标准化的提高促进安全生产。
(作者为山东肥矿集团白庄煤矿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