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国
陷阱二:
盲目追求铺市率
踩雷过程:
小刘是某一线品牌的鲁南区域经理,由于市场运作出色,被二线品牌h挖角过来负责鲁南区的市场启动工作。
凭借小刘在鲁南区域多年经营的人脉关系与渠道网络客情,h品牌在鲁南区域迅速完成了全面招商与全区域的产品铺市,而且在个别区域产品铺市率直逼同行一线品牌!
但尴尬的问题出现了:产品终端销量并未能与产品铺市率成正比式地获得提升,甚至一些铺市好的区域终端销量还没有铺市差的区域销售好,这一点让小刘百思不得其解!
原因何在:
为探明究竟,小刘拿出1周多的时间,分别到铺市率高但终端销量差的临沂,与铺市率低但终端销量高的济宁做终端调研。
很快,小刘发现了问题所在,在铺市率较高的临沂市场,终端店主想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零售价格进行销售,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铺市率较高,往往相邻零售店都有销售h品牌,价格战难以避免,一来二去,h品牌的零售赢利能力与一线品牌没有任何区别。二线品牌的推介难度远远高于一线品牌,还没多少利润,店主哪里有推介积极性?
再看产品铺市率较低的济宁市场,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家门店经销h品牌,店主还私自略微提高了h品牌的价格,并与店内的其他产品捆绑促销,推广h品牌,每月都能从h品牌获得较高的销售赢利,销售积极性也比较高。
小刘认为,作为二线品牌,上市初期盲目追究铺市率有几大弊病:
1、盲目追求铺市率后,迫于竞争,渠道间会出现相互砸价现象,赢利能力下降,终端推广积极性不高。
2、作为二线品牌,h品牌能够提供的终端费用有限,盲目铺市造成有限费用的分散使用,难以形成竞争力。
3、产品推广初期铺市率高,影响企业的渠道掌控力,价格体系与终端赢利能力不稳定。
4、终端销量分散,未能形成销售合力,不能很好地形成有效的品牌影响力,代理商与终端零售商销售积极性受挫!
破解方法:
选择优势市场与优势终端实施重点市场推动,整合使用有限的资源,从而打造样板市场,在树立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
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推动济宁市场重点终端的打造,通过不间断的活动跟进,帮助重点终端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零售店主参与h品牌的销售积极性。
在临沂市场,梳理所有铺市终端,果断停止对零销售与销售较低网点的供货,同时增大对h品牌重视程度比较高的终端的支持,并利用活动跟进,在推动终端销量提升的前提下,提升终端店主的赢利能力与销售积极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