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现利
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对公司内部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也要对管理体制进行革新,以适应资本运作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工作的质量和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规律。这样,就势必会要求全体人员的思想观念更新。但我们知道,人一旦有了思维定势以后,习惯于往日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对新建立的制度与方法会产生不适症,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得新管理方法与老管理体制之间发生冲突,这实际上也就是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了冲突。如何处理这一矛盾,笔者认为——
一是顺畅沟通渠道,形成交流氛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相通的,应当加以应用。具体来讲,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网站,设置员工论坛和企业信息交流的平台,让员工有倾吐心声和发表建议的空间与园地。另一方面就是要经常与员工直接对话。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对待人和事的看法和见解也存在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诉求,将一切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员工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爱岗敬业”化为实际行动。
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首先是要把道理讲实,只要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员工就会理解,思想工作就会收到实效。怎样做到入情入理呢?就是要坚持讲真话,大至国家社会形势,小至一个单位及个人的状况,都要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大,让员工心里有杆秤。只要我们说实话,员工就会觉得可信。其次是言而有信,行则必果。如果言行不一,嘴上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即使巧舌如簧,也没法让人信服;真,才能入情,也才能入理,通情达理,才富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无论灌输哪种道理,无非是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解开疙瘩,抚平情绪;但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尽量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困难,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在温暖和煦的气氛中促进人的内心精神的升华。
三是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过去我们在思想工作中有过一些左的做法,善于做一些表面文章,使得有些工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很猛,但实际上收效甚微;有时在做工作之前,对工作对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心中无数,认为只要把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灌下去,把该走的程序走完,就算交了差,根本不管员工的反映。表面上看来,该做的工作似乎都做了,实际上就是不解决实质问题。其实,在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解决好员工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思想问题往往是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有些实际问题可能是多年来的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遇到这类问题,领导干部必须尽快地为员工解决,不能拖泥带水,能办的马上办,而且办就要办好。不能办的,要尽快给予答复。只有员工看到了你确实是在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心中才有企业,你的话在他们心中才有份量,思想工作才有说服力。
总之,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与工作过程,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和党工团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稳定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积极拓展新形势下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视点,改进与加强并举,继承与创新并重,扬弃与探索并行,发展与稳定共进,这样才能化消极为积极,化困惑为理解,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回收队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