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沙洲
新春之际,本报记者乘车从兰州出发一路往南,先后在定西市临洮县的中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临夏市的买家集和甘南州的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下车,吸引记者的是这三个地方都有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线在抢抓时间建设。其中,安多水泥生产线最快在今年3月竣工投产,买家集和临洮两处的生产线估计先后在年底竣工。这意味着,在这段200多公里线路的市场上,今年当地就将新增加近300万吨水泥参与竞争。何况周围还有1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各施手段,使出浑身的劲冲击甘南、临夏市场。
那天,虽然许多地区仍处于早春的寒冷中,但甘南高原上的阳光照得我们发热。仰望那灿烂而刺眼的阳光,记者仿佛看到了各路水泥企业今明年在甘南、临夏市场白热化地“贴身”肉搏。
针对这个现象,记者向甘肃、四川的相关人士请教。他们说,这两年因汶川地震后,四川和甘肃南部灾区恢复重建、以及西部开发的继续投入和金融危机中扩大内需的投资等带来的机遇,都激发川甘等地掀起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热潮。但投资过热,而机遇又不是年年有的,必然带来产能过剩现象,各家水泥企业“短兵相接”的竞争将不可避免。谁将在这“兵戎相向”中被巨大的投资风险压垮,两年后,拭目以待!
内需带来机遇,
“贴身”血拚却临近
“5·12”汶川地震,除了四川灾区,甘肃省甘东南地区也成为地震的重灾区。之后,灾区恢复重建成为头等大事,为此,中国众多龙头水泥企业相继进入灾区及附近市场,规模宏大的灾后重建,使得各类水泥投资项目呈现“井喷”式发展,仅四川核准项目的总产能就在1亿吨左右。然而,一拥而上的水泥投资项目却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忧虑,认为灾区水泥投资过热趋势已显现,灾后重建需求过后,水泥将供大于求。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建材处处长左振军就表示,近年来在业内产生的“浙江现象”、“四川现象”、“重庆现象”已经为我们揭示了盲目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带来的危害,如果等到全国范围内发生“浙江现象”再去宏观调控,为时已晚。因此,2009年国务院发了一个38号文件,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内容是抑制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以此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解甘肃省南部水泥市场未来两三年可能存在的危机以及危中之“机”,记者继续在甘南、临夏深入采访。
先看这两年支撑起安多水泥和买家集、临洮水泥生产线投建信心的机遇。记者从兰州到临洮下高速公路,从213国道前往临夏,就看见这条高速公路正在继续往前穿山越岭地建设中,这条高速公路将延伸到临夏市,再往南到甘南州的合作市。这仅仅是目前甘肃省南部正在建设的其中一个重点工程。
据了解,为扩内需、保增长,甘肃省2010年将继续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新扩建多个机场,全面开建兰新二线甘肃段,同时启动兰州南绕城路前期工作。兰州枢纽、包兰铁路银川至兰州扩能改造、兰州至临夏至合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进入国家审批程序并开始实施。甘南将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天然气入合”、“引洮济合”等一批重点项目立项建设。目前,康临高速正在建设,兰合铁路即将开工。随着这些大通道的畅通,安多所处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必将转化成为巨大的发展优势。如果兰临合铁路再从临夏接轨通向西宁,从合作延伸与兰成铁路接轨,并入全国铁路网,就会从根本上奠定临夏面向藏区的物流中心地位。而临夏至郎木寺高速公路、岷合二级公路、合冶公路扩建等一批交通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拉卜楞飞机场将开工建设,“天然气入合”、“引洮济合”等一批重点项目立项建设,对甘南、临夏水泥市场无疑将带来又一次难得的机遇。
再看南边的四川,截至2009年底,四川水泥市场供需趋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四川五条高速公路集中开工,总里程达565公里,总投资规模达484亿元,在2009年岁末,掀起了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新高潮。与甘南州相邻的四川阿坝州,正在集中开工建设国道213线汶川至映秀段等15条国省干线公路、成兰铁路、阿坝·红原机场以及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段、茂绵路、茂北路等5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第二批对口援建项目、学校和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项目、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2008年至2012年,阿坝州固定资产投资将达2500亿元以上,21条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双江口、毛尔盖等大型水电站和电网建设、漩口新型工业园区、茂县南新农副产业加工园区、松潘高原畜产品加工园区,总投资2亿元的理(县)小(金)公路理县段预计在2010年10月完工。截至2009年底,整个阿坝州灾后重建交通项目将持续到2011年,建设任务平均完成50%左右,2010年阿坝州交通建设项目水泥需求量仍很大,形势较为乐观。
转向看西边的青海,目前正在建设黄河流域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拉西瓦水电站。其中,距离夏河安多最近的黄南州开工建设和正在建设扎毛水库、李家峡南干渠、康杨至坎布拉旅游专线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重点城镇道路与供排水、污水处理、电网改造及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建设。
安多水泥公司负责人认为,目前甘南、临夏市场面对的,国内水泥企业产能过剩的大形势与周边水泥项目相继投运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深入实施,仍给水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残酷的挑战。上述建设项目带来的机遇也将引来各路水泥诸侯。行业人士认为,尽管有项目陆续上马,但当地经济欠落后等原因内需带来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外来水泥和当地水泥产能却在大增,各路水泥诸侯在甘南、临夏市场“贴身”血拼的日子就将不远。
安多水泥在压力下
坚持“稳固中心,扩大周边”
甘南与青海、四川、西藏接壤的那10万平方公里草原、高山、狭谷地带,就是安多藏区。自兰州出发进入安多藏区的第一站,一个环保、整齐的水泥现代化生产线引入眼帘,这里是安多投资集团的水泥公司。该公司成立35年来,为甘、青、川三省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水泥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加之公司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优势,“安多”水泥在甘、青、川边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近些年甘、青、川一系列建设项目上马,对安多水泥市场无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多水泥抓住时机在2009年将产能扩建到了100万吨,同时大刀阔斧地对传统销售模式和管理进行改革,建立起以水泥公司营销部为支撑,甘南、临夏销售公司为两翼的销售体制,通过4年的不断完善、规范,占领了甘南80%以上,临夏近50%的市场,并积极向甘、青、川边地区有力开拓,其中四川的诺尔盖、红原县等地,“安多”水泥销量都在逐年上升。如果安多公司日产2500吨项目今年3月建成投运,将形成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规模,甘南、临夏和甘、青、川边地区的许多经销商已对价格更优的安多水泥充满期待。
然而,安多周边地区的水泥生产企业肯定不会坐视安多水泥顺利地强大起来。机遇也意味着更强烈的竞争到来。据了解,安多周围有近10家水泥生产企业,如北面就有永登祁连山、景泰寿鹿山、白银王岘、甘草龙峡等。北部的部分企业已经在使出浑身的劲冲击南部市场。水泥企业在抢夺市场中仍然上演价格战,个别小厂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开展预收水泥款交易,以微薄的利润惨淡经营。面对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为了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各厂家是竭尽全力,争先恐后。兰州周围部分小企业,也在低价向甘南、临夏渗入。甚至有山西的水泥厂也用火车将水泥运到甘肃陇西分装,运到临夏、甘南市场。
在北部的企业已在费尽心思冲击南部市场的情况下,定西市临洮县中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在建设的水泥生产线,尽管距离兰州只有37公里,但面对兰州市场上各大水泥惨烈的竞争,这家企业除了在兰州、陇西发展,也必然会南下参加抢夺临夏、甘南市场。正在建设的临夏市买家集水泥生产线,是当地一家小水泥厂扩建的日产2500吨项目,今年9月左右可竣工投产。从买家集经临合公路到甘南合作与安多水泥经213国道到合作的时间差不多,这家水泥未来必然在临夏、甘南市场给安多水泥带来较大压力。
暴风雨就要来了!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立于不败之地?记者在甘南、临夏市场的随机采访中,商家和工程建设人员对作为甘肃省循环经济园区试点企业的安多有更多的关注。毕竟安多公司已扎根甘肃南部30多年,自己认真做自己的事,凭借优良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已形成了良好价格体系与市场规范体系,真正体现了“货真、价实、量足、守信”的营销理念,为全社会展示了“诚实守信、凝固到永远”的安多经营理念。
不仅如此,目前,安多循环经济园区正在建设总投资14.63亿元的一期工程,形成了以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夏河安多水泥有限公司、夏河安水余热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团结塑料制品公司等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正在实现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水泥制造→废气余热发电”、“白色垃圾回收→造粒再利用→再生包装材料”、“水电站建设隧洞开挖→废石废渣回收→生产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电价上涨方案后,各地陆续出台了调整方案。水泥是耗电大户,电价等成本的持续上涨势必将加速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安多公司已经使用的余热发电项目和正在加快建设的水电站,无疑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不过,安多水泥尽管有了品质、品牌以及成本优势,还有日产2500吨生产线抢先投入市场,但按目前该区域基建项目等资产投资分析,前边所述三地新增生产线再投入市场,产能明显大于水泥需求量。安多水泥也将在重重压力下,坚持“稳固中心,扩大周边”的营销策略,必将在营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调控机制,加大向甘南临潭县以及阿坝的诺尔盖、红原等地销售。
据悉,临潭县建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有意在近期上马日产2500吨生产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安多水泥明显地今年将会大规模地销往临潭和诺尔盖、红原等地,一两年内强大市场攻势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将对建华水泥意欲上马的项目造成的投资风险已不言而喻。
实际上,正是针对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去年国务院发的38号文件,要求各部委及地方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立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投产的在建项目、已核准未开工水泥项目(含水泥熟料线和粉磨站)进行清理。
对此,有关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水泥行业投资的不断扩大,生产线建设越来越多的同时,中国水泥行业也进入了一个产能从膨胀到饱和的临界点。而等到企业发现水泥需求增长逐渐减小,水泥价格卖不上去时,为时已晚。而《通知》显然将水泥审批权上收到了国家层面,今后新建生产线的审查也将更加严格。总体来看,政策有利于水泥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