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楚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具有丰富内涵和功能特征的党建体系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提供规范引导和政治保证,在发挥执政党主体自觉的实际工作中,为新质生产力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结合提供多样性功能保障。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物化成果,是一种中性范畴,具有历史继承性、直接现实性及主观能动性。不同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内蕴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当代科技革命在催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并由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新质生产力势必具备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党的政治建设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正确发展发挥政治统领功能。执政党可根据我国生产力特点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原则立场、纲领路线、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引领驱动发展,通过统筹大局、协调各方,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作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及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引擎与杠杆的作用。

以党的思想建设激发新质生产力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是具有先进思想文化赋魂的有机体形态。首先,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培根铸魂,发挥精神凝聚功能。党组织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为基层新质生产力立本赋魂,引导生产力主体深入学习和自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特殊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及当代中国式现代化运行规律,在实践中全面提高科技素养与人文素质。其次,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滋养。各级党组织可以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生产力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其是非判断能力和审时度势能力;在新质生产力系统对外开放交流中,借鉴吸收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创工作中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全方位打造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灵性品位的新型复合业态和数实融合体系。

以党的作风建设提高新质生产力工作能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劳动主体、科技主体及管理主体发扬团队协作攻关精神,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发挥扬长避短的功能。党组织在将作风建设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以引导管理者和工作者积极应对挑战、当机立断、加快发展,反对遇事优柔寡断、知难而退、坐失良机;可以加强主体政德建设,引导其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为国争光的勤奋探索精神,保持大公无私、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善作善为的爱岗敬业态度,主动谋划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计。有不少党组织已经并将继续深入推进智慧党建进基层企事业单位,利用智能工具和信息化手段为新质生产力的开发利用打通关节、集智赋能、积累经验;切实引导新质生产力主体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廉洁奉公办事,塑造心理健康完善的人格,在汇聚党内外力量协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实绩和能效。

以党的组织建设推进新质生产力结构优化。新质生产力是高规格的劳动者、劳动资源和劳动对象的科学组合,具有结构优化的优势。管理者能否选择适当的生产要素、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最佳方案,根本影响着实践效能。党的组织建设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成为增强新质生产力组织力的重要支撑。在组织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党政管理干部和基层工作者可以构建和完善新质生产力有效投入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三维复合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在推进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公平有序竞争的过程中全面促进新质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和良性循环;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调动高素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将数智手段运用于效能建设中,推进精准精细精致管理模式,创新完善精益管理组织机制,在因地制宜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激发新质生产力内生增长动力,形成整体功能特征。

以党的纪律建设规范新质生产力主体行为。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主体及管理主体是其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综合要素。主体知识、素质及能力的高低根本影响着生产要素的价值判断、利用效率和实践成效。党的纪律建设能为新质生产力有序运作发挥规范调适功能。党组织在将纪律建设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管理工作中,引导生产力主体遵章守纪,在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的同时,规范生产和管理的实践行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平衡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全面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是否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现代化综合国力及维护广大人民权益作为数字时代深化体制改革及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标准,高效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凝心聚力规范引导共建共治共享新质生产力中扎实推进社会的动态平衡与充分发展。

以党的制度建设保障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数智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形塑起来的新模态,具有强劲韧性的可持续发展势头。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新质生产力建设注入优质活性的种子,能够催生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良好的制度扶植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贯穿于党建体系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能为新质生产力长效发展发挥韧性保障功能。由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契合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大发展开辟了理想境界,而理想境界的实现需要党组织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制度体系,切实为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安全、生产安全、主体激励、要素配置、产权使用、关系协调及资本投入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以科学管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确保其良化演进和释放能量。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