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鹏 李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笔者认为,国企党组织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全面实施六大党建工程,持续筑牢企业的“根”和“魂”,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企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施政治铸魂工程,增强理论学习的思想穿透力和实践指引力。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鲜明特征。为此,国企党委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修课、必修课,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健全和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原则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遇事想一想政治要求、办事想一想政治规矩、处事想一想政治影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实施组织优化工程,增强党支部建设的贯通领导力和组织执行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为此,国企党委在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过程中,要根据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单独、联合、挂靠以及派驻党务工作志愿者等方式建立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完善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任职认证、述职述廉、教育培训”等制度,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高质量党建能力的高素质党支部书记队伍。按照“班子和队伍、安全和稳定、思想文化和廉政建设、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业绩和成效”五大工作板块、三个层次(定性标准、定量标准、否决条件),科学制定《“过硬党支部+党建对标+晋位升级”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每周督查提醒、月度考核通报、季度评价奖励和年度综合表彰相结合的“3+1”方式,创建“过硬党支部”;按照“选标、审标、定标、达标、评标、升标”六个步骤,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对标管理;年度按照“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类别及“党支部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企业党委评价”三个程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参照否定指标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实现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小循环机制向“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整体循环机制的转变。
实施队伍提质工程,增强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战斗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将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关键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为此,国企党委首先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完善“信息入库、联系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四种机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发展党员政治标准,坚决杜绝政治上不合格、混入党内的人;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从青年、生产一线、艰苦岗位、人才队伍中发展党员,面向生产一线、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重点群体实施“双向培养”工程,把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同时,要疏通党员出口,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置,使广大党员时刻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构建起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创新实施政工干部每年“研究一个理论课题、发表一篇理论文章、完成一项创新成果”的“三个一”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其三,构建起党支部书记“四分之一时间用于培训、四分之一时间用于交流、四分之一时间用于参观、四分之一时间用于撰写体会”的“四个四分之一”素质提升模式,聚焦理论教育“凝心铸魂”、强化党性教育“固本培元”、突出能力培训“强筋壮骨”,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高质量党建能力的高素质党支部书记队伍。其四,实施融“经常性教育培训、阶段性教育培训、主题性实践培训、年度性集中轮训”“四位一体”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实施先锋建功工程,增强服务发展的创新创造力和示范带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依靠强大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为此,国企党委一是要按照“政治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一流 ”党员队伍建设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党员”为基础,以安全型党员为根本、以创新型党员为动力,以责任型党员为关键,以服务型党员为宗旨,以廉洁型党员为原则,造就一支融“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为一体的先进群体,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二是要按照“立足岗位讲奉献,围绕中心争一流”的思路,以建设安全放心、质量达标、管理严格、制度健全的岗位为目标,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带领本岗位(班组)职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创建“党员先锋岗”。三是要按照“民主提诺、组织审诺、公开定诺、认真履诺、定期评诺”五步法,全面实施党员承诺制。党员结合岗位要求,每年向党组织和职工群众作出承诺,并利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四是善于发现典型,正确培养典型,大力宣传典型,在党员队伍中逐步形成“我是党员,就必须履行义务、服务于职工群众”的有责必履导向;“我是党员,就必须遵守纪律、参加党的活动”的有章必循导向;“我是党员,就必须践行誓言、争当时代先锋”的有位必为导向,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实施为民服务工程,增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凝聚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为此,国企党委必须恪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职工群众、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发展成果由职工群众共享,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目标,开通社情民意绿色通道,拓宽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对职工群众提出的诉求,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按照“该办的坚决办、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想办法办”的工作思路,切实解决职工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难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干部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岗位就是奉献”的理念,坚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多看群众的“身边事”、多算群众的“生活账”,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感受群众真切期盼,体察群众生活疾苦,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施清廉建设工程,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强化刚性约束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此,国企党组织必须按照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思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和预防腐败体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取得新实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时刻用党章党规“扫描”、时刻以人民期望“透视”、时刻与先进典型“对照”,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以律己的品德,常怀敬畏之心、常照清廉之镜、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管得住自己的行为、守得住做人的清白、耐得住清正的寂寞、稳得住廉洁的心神,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只图形式,不求实效,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靠想当然决定政策;享乐主义贪图物质享受,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纵情声色;奢靡之风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甚至腐化堕落”等现象。坚决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