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每一秒雨停间隙都是决战! ———西南物探分公司纳溪项目与雨季争抢勘探进度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2 5 雨“锁”纳溪 西南.jpg

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经理王勤耕(右一)关心项目进展。


本报通讯员 刘天狐 张一杰 常梅斯 苏展 陈文举 岳冰心  

10月底,纳溪项目勘探采集刚启动,便遭遇近十年最猛烈雨季。北方冷空气与云贵高原地形剧烈碰撞,暴雨连绵,截至11月中旬,二十天内仅有两个无雨日,勘探进度几近停滞。

3500炮目标必须完成!每一秒雨停间隙都是决战!”1115日晚,沉闷的炮声冲破雨幕,在纳溪项目勘探工区的山谷间急促回荡。西南物探分公司副经理、HSE总监周鸣站在A区高坡,紧盯炮声方向,语气坚决。话音未落,对讲机里的调度指令便密集响起,与急促的雨声交织,如同冲锋的号角。

连日来,阴雨时而倾盆暴下、时而连绵不绝,夜间更添狂风肆虐,山区道路被泡得泥泞翻浆,检波点设备浸泡报废风险剧增,勘探采集工作屡屡被逼停。“天候失控,但工期刻不容缓!”西南物探分公司经理王勤耕在11月初的攻坚会上拍板,组建多层级突击队,以“抢晴天、夺雨天、抠分秒”为战术,全员冲刺。

办公前移 极速调援破困局

面对罕见的雨季“封锁”,西南物探分公司以“分层攻坚、协同突围”火速破局。分公司经理王勤耕、党委书记马永带头扎进深山作业区,踩着没膝的泥浆实地勘察,迅速启动跨区域应急支援,第一时间调度西北及塔吉克斯坦国际队16台钻机星夜驰援。

各级负责人协同“作战”,每一项部署都直指“抢时间”。项目总指挥周鸣精准预判雨停窗口期,连夜拆解工序、划分作业组任务,敲定“雨天备工、雨停即战”的极限节奏,确保雨停10分钟内采集工作全面开火,随天气动态调整单日3005炮作战计划;总工程师胡善政紧急推广“空中增援”“分段采集+集中激发”等高效技术,同步推行核心设备优先充电策略,最大化挖掘采集效率;生产设备负责人紧急从西安调运2000个电池包、3600多点有线设备,增派18名“维修尖兵”,实现设备“快修快换、全域覆盖”;质量管控负责人带队逐点复核数据,雨后连夜攻坚数据处理,绝不让精度因雨天打一丝折扣;安全环保部龙刚冒着暴雨排查边坡隐患,增派44名巡井、14名清线人员强化民爆巡查,在泥泞中筑牢安全防线。

挂图作战 精准抠时抢雨隙

“今天必须把排列铺设的滞后缺口啃下来!”清晨六点,雨水仍淅淅沥沥,物探255-259联队临时会议室里,队经理丁鹏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他面前的“作战图”上,钻井上线、下药完成、采集时效等关键节点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得一目了然。

“雨停就是冲锋令,各组必须提前就位待命!”作为联队负责人,丁鹏每天早晚两场攻坚例会雷打不动,对照“作战图”复盘进度、狠揪短板。雨天排列铺设滞后,立刻安排排列组24小时分段值守维护线路;设备充电柜不足,果断推行“70%电量即刻上线、后续设备接力替换”策略。

联队团队以“作战图”为纲,提前协调64个爆炸作业组、2个备用组、2个机动组,雨停前5小时便顶着细雨上山踏勘线路、清理树枝、排积水;考虑到爆炸组需夜间待雨停采集,提前备足照明设备、御寒物资,确保每一个雨停窗口期都被利用到极致。

多线攻坚 全员冲锋夺进度

“每天裹着两件雨衣,衣服裤子还是湿透结冰。”冬季冷雨裹挟寒气肆虐,员工们裹着两层雨衣仍挡不住湿气侵袭。测量组反映,强降温下已有16名员工感冒。为确保进度,测量一队提前储备备用操作手,一人感冒休整,替补人员立刻顶上,确保测量工作“分秒不停”。

山区泥路成了钻井组的“拦路虎”。雨水冲刷后的路面泥泞湿滑,车辆进不去、钻机运不出,稍不留神钻机就会陷进软泥里。钻井组天不亮就全员出击,反复抢修机耕道,并依托模块化优化布局方案,最大限度压缩钻机搬迁耗时,即便日夜鏖战,单日最高也仅能完钻4口。

面对雨天设备亏电、短路风险陡增的难题,排列队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操作手24小时蹲守待命,一旦遭遇设备故障,值守人员十分钟内快速响应完成更换。雨停前,队员们肩扛手抬,把备用电瓶、检修工具提前运到采集点;雨停指令一到,立刻展开线路通断检查,更换电量报警的节点仪。原本两三天就能推进的排列,如今因雨天只能原地滞留,反复搬运、更换设备累计增加300余人次工作量,却无一人退缩。

爆炸组的“闪电战”始终围绕“快”字展开,64个作业组加2个备用组、2个机动组昼夜蹲点待命,严守“雨停即行”铁律。雨天里,作业组在临时避雨点快速整理激发线路、检查炸药;雨停指令一到,立刻拎着设备往山上冲。

面对一万多台待充电设备和紧缺的充电柜,充电房8名工作人员两班倒实行流水作业,他们分工明确、无缝衔接,插拔设备、记录进度、转运物资一气呵成,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以最快速度送到现场。

为冲破雨季“封锁”,西南物探分公司额外投入30名支援人员、21台备用钻机、2000块电池包、18车次HSE保障物资,各班组累计抢出有效采集时间48小时,成功填补了雨季日均采集效率下降40%的巨大缺口。

1115日,纳溪工区的雨季仍在继续,采集设备的调试声、对讲机里的指令声、队员们的呼喊声始终未断,身着雨衣的身影在山间接力穿梭。西南物探人正用协同共进的行动与时间赛跑,在雨幕中全力突围,誓要打赢这场雨季攻坚战。

截止目前,在日均采集效率下降40%的困境下,他们抢出48小时有效作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