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媛媛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养一体化需求,而医养结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模式,能为老年人提供持续、全面的照护服务,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抓手。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体系碎片化问题突出
当前,医疗与养老服务体系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导致资源整合存在制度性障碍,且缺乏统一的法律协调机制。养老机构普遍缺乏专业医疗资源支持,医疗机构又难以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格局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养老服务。同时,政策协同效能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以及支付体系韧性存忧,进一步制约了医养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服务效能提升。在实践层面,虽有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但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与执行标准仍亟待统一。此外,很多养老机构虽具备居住空间,但缺乏专业医疗设备和持证医护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看似实现全覆盖,却对居家老人的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核心需求缺乏常态化、持续性跟踪服务,服务实效性不足。
(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同时具备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双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现有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认同感低等问题。从制度保障来看,从业人员资质认证与执业规范体系尚不完善,行业准入门槛缺乏统一标准。由于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工作强度较大等因素,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一方面,人才结构不合理、技能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医养结合服务的系统性突破;另一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人才供需矛盾。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创新服务供给模式
一方面,要建立分级分类精准服务,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对于健康活力老人,以健康管理、预防保健、文化娱乐为主,开设健康讲座、慢性病筛查、健身康养等服务,搭建老年社交平台;对于慢性病老人,侧重疾病规范管理、康复护理和用药指导,组建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提供定期随访、康复训练、膳食调理等定制化服务;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专业医疗照护、长期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配备专业护理设备和持证护工,保障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对于失智老人,建立专门照护单元,采用专业干预手段和人性化照护方案,维护老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促进多元服务场景融合: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医养服务深度联动,构建“15分钟医养服务圈”。居家层面,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效性,开展上门巡诊、健康监测、康复护理、药品配送等服务,依托“互联网+医养”平台实现远程问诊、紧急救援一键响应;社区层面,建设嵌入式医养服务中心,整合日间照料、康复理疗、临时托养、医疗咨询等功能,引入医疗机构派驻医护团队,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康复在社区”;机构层面,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或与周边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实现检查、诊疗、住院、康复等服务的双向转诊与无缝对接。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体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与立法保障,建立民政、卫生健康、医保、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一服务标准、准入规范和评估体系。国家层面已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明确完善服务资源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居家和社区服务等多项措施,各地需加快政策落地与细化。第二,着力完善医保支付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各地应积极推进将符合规定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含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范围,目标到2027年底实现所有自愿申请并满足准入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内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第三,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上门医疗服务等收费政策,为新型服务模式提供支撑。第四,推动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强化服务协议法律效力,促进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统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第五,通过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养老项目给予特许经营期延长支持,对养老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实施税收递延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三、结语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未来,应当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关键举措,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扶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持续优化服务质量与供给效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有温度的医养结合服务,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