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俊岭
今年以来,湖南省衡东县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减负提效”为核心目标,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着力构建“少检查、优服务、高效率”的新型监管体系。1至9月,全县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入企检查率和行政罚款金额同比分别下降61%、54%、40%,企业切实感受到监管“减压不减责”的新变化。
清单管理让检查更“阳光”。衡东县全面梳理、规范全县行政检查事项,建立统一公开的涉企检查清单。目前,70个行政检查主体、29个行政执法部门的448项涉企检查事项均已在网上公示,压减比例达到30%。同时,对3792项监管事项进行了系统审查,其中行政处罚事项3186项,明确了执法监管的权限边界,确保监管行为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联合执法实现“查一次管全程”。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衡东县整合县直26个执法部门的检查力量,将原有182个检查任务、352项监管事项精简为69个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截至10月中旬,全县共开展“综合查一次”任务78次,检查企业54家,减少重复检查52次,执法频次降下来、监管质量提上去。
科技监管让检查更“智慧”。衡东县积极推广“非接触式”监管手段,推动传统监管方式向数字化、精准化转变。县交通运输局建设5套不停车检测系统,实现国省干线非现场执法全覆盖,累计检测货运车辆34万余台次,案件结案率达94.9%。县市场监管局启用案件网上管理系统,实现案件立案、审批、流转全流程电子化,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7天,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包容审慎监管让企业更“轻装”。该县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形成涉企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53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65项,并在衡阳市率先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对首批15家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县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教育引导代替简单处罚,对轻微违法企业更多采取提醒、约谈、指导等柔性措施。截至9月底,全县签订“首违不罚承诺书”35份,办结行政案件205件,其中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的占比达80.97%。
优化服务让企业更“安心”。衡东县率先在全市建立“企业宁静日”和园区检查陪同制度,推行“先建后验”等审批改革措施,项目审批事项由31项压减至3项,审批效率提升90%以上。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政企通”专席,全天候受理涉企问题,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24个场景,累计办结事项11139件,减少时限889天,精简材料337份,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通过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衡东县实现了从“频繁执法”向“精准监管”、从“事后处罚”向“过程服务”的转变。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完善涉企检查协同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监管效能再提升,为企业安心投资、放心经营、专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