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明
“以商助会”是通过一定的商业行为、商务活动获取一定的利润,以弥补商会经费不足,从而摆脱依赖会费维持生存的一种方式。
目前,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商会组织而言,商会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会员会费。从商会获取经费的渠道来看,95%以上的商会依赖会员会费维持运营,“会费”是商会重要的生存资本,如同商会的“粮食”,是商会主要的资金来源。
从笔者了解的50余个商会的运行情况来看,20%的商会基本处于断粮状态,秘书处只有一个秘书长,靠会长等个别会员的会费、资助维持生存;30%的商会艰难度日,能够收取10%~30%的会费,个别商会秘书处人员工资难以发放;20%的商会勉强维持运行,但已出现“收费难”问题,面临“难以为继”的状况。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一个商会经费匮乏,收不到会费或者收到的会费极少,那么这个商会无疑会陷入裁员、退租、停办活动、无活动场地的困境,逐渐进入停摆状态,沦为名存实亡的“僵尸”商会。因此,在商会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施“以商助会”,探索多元化发展路线是新形势下商会维系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以商助会”获取收入,维系商会的生存和发展呢?
增强创新意识
开拓渠道获取经费
商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但并不是不营利,而是指所获营利不能私分,要用于商会发展。商会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同样可以参与市场活动,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通过“以商助会”的形式获得的营利和收入,应该用于商会的运营和发展,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并不违背商会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初衷。
从各地商会获取经费的情况来看,商会的经费来源普遍较为单一,95%以上的商会依赖会员会费维持运营。实践证明,一个商会仅依靠会费收入(许多商会收不齐会费的情况),无法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仅靠会费维持运营必定难以发展壮大、长久存续。
一个商会要想实现生存和发展,不能走单纯依赖会员会费的老路。商会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挖掘潜力,拓宽收入渠道,开展“以商助会”活动,提升商会自我生存和造血能力。当然,“以商助会”必须遵循资金运作安全原则,保证风险可控。此外,要谨慎尝试,稳扎稳打,量入为出,切忌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和“一刀切”。
目前,大多数商会的工作经费难以满足其持续发展的需求,商会必须探索新的创收途径,创新模式,多渠道获取经费,例如搭建资源平台、多渠道筹资、开展项目运作、发布和分享资源项目信息、销售家乡土特产品、组织开展工程项目和产品招商推介会等有偿活动,以及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组建或合作成立运营平台和实业投资公司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可以参股投资一些具有潜力的企业,譬如本商会有一家企业要上市了,可以进行小额股份投资,也许投入20万、50万,资金就会增值为几百万。当然,股份投资必须考虑安全和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多元创收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商会根据自身经费获取困难的状况,因会制宜,多措并举,开展多元创收活动,获取一定利润,这是摆脱依赖会费维持生存、维系商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目前商会的现状来看,单纯依靠会费的生存模式已逐渐式微,商会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商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商助会”的多元化创收活动。
1. 组建运营投资、服务公司等。投资者以会员为主,利润5%~10%给商会。如通过会员入股开办茶楼、会所,制作商会定制酒(内部优惠销售),与银行合作,贷款公司赚了钱以后给商会赞助,银行按比例给商会提成(会员贷款利率要低于其他银行)。
2. 商务合作与项目合作。商会可以与会员企业或其他商业实体进行商务合作或项目合作,共同开展商业活动或项目。这些合作可以是销售合作、信息资源合作、市场拓展合作以及商务产品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展示等。通过合作与宣传,商会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或分成收益。如商会与宾馆、航空公司、旅行社等合作,在为会员企业提供餐饮、住宿、出行等多种优惠服务的同时,与签约商家协商给商会返还部分费用。
3. 利用平台服务获取收益。商会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会员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培训、咨询、认证、评比等。这些服务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用于支持商会的日常运营和会员服务。同时,商会还可以通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源。
4. 采取“众筹”创收。为解决商会完全依赖“会费”过日子并被“会费”严重制约的问题,笔者认为商会可以通过多元化创收,如争取多方赞助、捐赠,采取众筹创收等方式,开拓线上线下服务项目,开办中小型实体企业,如幼儿园、茶楼、酒店、会所等。这些实体企业既可用于服务商会内部会员,也可以对外进行营销获利。同时,建立资源和运营平台,多渠道筹资,开展一些商务活动、项目运作、购买服务等。有条件的商会(会员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尝试自建或利用现有的数字化商会管理平台,实现基本的会务管理和会员企业的人脉资源整合。通过智能化推荐和商业撮合,促进会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寻觅商机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
商会拥有企业资源和商机,具有直接投资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已拥有的资源优势创造财富,获得收入。
发挥商会自身优势,首先要把现有会员企业的资源用好,在会员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吸纳各种资源、人才,拓展人脉,实现信息共享,开展大型展览会、论坛、招商会等活动,为企业获得盈利做好铺垫。比如某个公司要举办活动、进行产品推介等宣传,希望借助商会的平台、资源、人脉,那么,商会就可以和公司谈合作、赞助或利益分成等条件获取收入。此外,可以实施有偿服务,向政府、企业、社会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充分发挥商会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顾问咨询、大型活动策划、文化品牌宣传推介等服务。
整合商会资源,将会员企业的供求进行对接,搭建商会内部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商会的网络组织特性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有偿承接招商宣传和开展商务活动,进行资源整合,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信息与服务,从而获取利益。
整合资源路径很多,主要突出“多业助会”,转变固有的观念,拓展思路,积极想办法觅商机,寻求多元化创收渠道,尝试多种途径增加收入。
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商会和会员企业经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商机和盈利。因此,商会施行“以商助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需要商会的领导和具体操作负责人具备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
“以商助会”离不开商会内人脉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供需关系的“有效匹配”。前者,可以促进更多会员企业从“陌生人”变为“半熟人”,并从中获利。后者,则更是促成商商合作的“关键第一步”。
实践证明,商会在会费收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施“以商助会”等多元化收入策略,是新形势下一条确保商会生存、持续发展的有效之路。因此,商会必须要减少对会费的依赖,具备自我生存能力和造血能力,并通过自身优势、资源平台、多路筹资、项目运作和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等多元形式筹集经费来维系商会生存、推动商会发展。
(作者系成都市梁平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