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有企业班组特色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秦晓旭 魏姗姗 吴东哲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架构中,班组作为最基层的生产经营单元,是企业战略落地、价值创造的核心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为国有企业班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特色文化建设激活班组活力,将基层力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班组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与时代意义

班组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基层的具象化体现,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文化浸润实现个体班组企业的价值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班组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愈发凸显。

(一)增强基层员工归属感:从雇佣关系价值共同体

基层员工是班组的主体,其归属感直接影响工作效能与企业忠诚度。传统生产模式中,一线员工常面临权益表达渠道不畅、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而特色班组文化通过系统性人文关怀,将保障延伸至工作之外的衣食住行、娱乐发展等维度,构建企业如家的情感联结。这种关怀通过长期渗透形成企业关注员工成长,员工回馈企业发展的双向认同,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投入,从职业选择升华为事业追求

(二)规范基层行为导向:从制度约束文化自觉

高素质员工队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文化的导向作用比制度约束更具持久性。特色班组文化通过明确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引导员工在生产实践中自发践行遵章守纪、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当文化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行为自觉,便能形成员工成长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进步反哺员工提升的良性循环,使班组从生产单元升级为育人阵地

(三)提升企业组织吸引力:从薪酬竞争文化优势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企业吸引与留存人才的关键因素。富含温度的班组文化,通过家庭式关怀”“成长型环境等特质,为员工提供情感依托,为潜在人才展现企业魅力。这种吸引力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源于被尊重、被需要、被发展的精神满足,使国有企业在人才争夺中形成区别于其他市场主体的独特文化优势。

二、班组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与核心路径

班组特色文化建设需立足基层需求,以问题导向系统设计精准落地为逻辑主线,构建兼具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实施路径。其核心在于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量化的具体举措。

(一)精神赋能为核心,构建活力型班组文化

生产经营是班组的核心职能,而精神状态是保障高效生产的前提。通过文化活动为员工精神减压、激情充电,是活力型班组的重要特征。

一方面,组织兴趣引领的文体活动。挖掘员工多元兴趣,利用生产间隙开展跳绳比赛、棋类比赛、技术比武、兴趣沙龙等小型化、常态化文体活动,释放员工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浸润与传统节日融合。将民族传统节日与生产目标相结合。例如,通过质量主题端午”“创新主题中秋等设计,使员工在节日氛围中深化对质量至上、创新为本等理念的认同,实现文化传承生产引导的双重效果。

(二)民生保障为基础,构建暖心型班组文化

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员工安心工作的前提。暖心型班组文化需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员工最关切的实际问题。

一方面,优化基层员工工作生活环境。聚焦就餐、住宿等高频需求,通过设立班组专属就餐区、打造定制化宿舍个性化服务提升员工体验。另一方面,深化人文关怀机制。结合季节特点提供夏季防暑、冬季御寒等针对性保障,常态化开展健康管理、困难帮扶、环境改善等工程,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将口号式关心转化为实质性温暖

(三)文化落地为关键,构建特色型班组文化

班组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落地生根,需通过具象化载体使抽象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形成一班一特色、一组一品牌的差异化格局。

一是文化标识的具象化表达。鼓励班组围绕核心职能设计班徽、班训、班规等专属文化符号,强化班组即品牌的意识。二是生产场景的文化渗透。开展文化微课堂”“文化案例分享”“每日之星评选等活动,深化对文化理念的理解,形成人人学先进、事事求卓越的氛围。三是特色活动的价值融合。引导班组打造专属文化活动,如质量管控班组的隐患排查圈、创新型班组的金点子交流会等,让文化从活动形式转化为工作方法,从精神引领转化为生产效能

(四)成长赋能为目标,构建发展型班组文化

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班组文化建设需以助力员工成才为核心宗旨,构建想学、能学、善学的成长生态。

一方面,构建精准化理论培训体系。突破企业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聚焦员工感兴趣、用得上的内容设计培训课程,涵盖专业技能、管理思维、职业素养等维度。采用趣味沙盘、情景模拟、现场实操等互动式教学,让员工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领悟,使培训从任务要求变为成长需求。另一方面,搭建实战化技能提升平台。建立培训竞赛应用的闭环机制,通过技能比武、创新大赛等载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竞赛设计需贴近装配效率、质量管控等生产实际,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动力,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念在班组落地生根。

三、班组特色文化建设的成效转化与长效发展

班组特色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软实力发展硬实力的转化。通过系统性建设,让员工从技能工人成长为工匠人才,特色文化的浸润推动其从完成任务追求卓越转变;让班组从生产单元转变为创新集体,基层创新将从个体行为升级为组织能力;让企业从规模发展跃升至高质量发展,文化凝聚力的强化促进企业形象升级,最终形成员工满意生产高效品牌增值的发展闭环,使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强的竞争力与引领力。

(作者单位: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