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化解“成长的烦恼”——中小建筑企业借设计和检测增强竞争力观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郑传海

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建筑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小建筑企业除了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还面临与勘察设计和检验检测单位(企业)合作的压力。为了实现良性发展,化解成长的烦恼,中小建筑企业尝试与设计和检测企业(机构)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施工、检测与设计相互依存

   

施工、检测和工程设计这三者之间血脉相通,关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离了谁都无法独立存在,更成不了大事。

如果只有工程设计图纸、设计方案和检测试验机构,缺少施工企业,设计图纸就难以变成实景;

如果施工企业、设计图纸和方案都有,就是没有检测试验机构,施工所需的建材无法检测试验,工程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

所以,建筑企业、检测鉴定机构与施工方案设计单位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从组织单元结构以及专业化、全链条服务能力来看,它们分属于三种不同形式的企业或机构。

从名称看,设计和检测相关业务的专业化、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它们属于高科技企业或机构,以一定的专业化能力、科技实力和扎实的业绩为基础。

那么,绝大多数不具备设计和检测能力的中小建筑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借船出海 合作共赢


建筑企业的借船出海,是在现场施工中借助专业检测机构(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补齐自身短板,配合企业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工。

中铁十一局四公司在广西贵南高铁隧道施工中就是这样做的——

该公司负责施工的贵南高铁6标,位于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都安是我国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结构地区,地下溶洞、暗河、泥石流不胜其数,有的地段,溶洞与暗河连为一体,给隧道安全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项目部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检测中心作用,从西安聘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把关。到20199月,他们先后在15个隧道(包括泄水洞)掌子面检查出大小溶洞300多个。由于提前发现隧道前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排除,不但确保了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无一损伤,而且避免了隧道开挖时发现溶洞或裂隙等设计院驻贵南高铁的技术人员拿出处理变更方案之后,才能开展施工的被动局面。

项目部通过与外聘的超前地质预报检测企业合作,使第三方派出的技术人员的工作重心,从以往的超前地质预报探测,转变为协助项目部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物探(地质雷达、地震波反射法和瞬变电磁法)检测工作,配合项目超前地质预报中心和安全部,指导检查隧道工班做好超前水平钻、加深炮孔和地质素描等一系列现场安全监测,通过物探和钻探综合出具综合检测报告,准确引导现场施工。

时任项目经理李俊介绍:贵南高铁隧道施工能够做到安全快速,与项目部及时聘请第三方检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把关,遇到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湖北善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善利)通过与中铁十一局二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河北廊坊南尖塔村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中,借助二公司资源优势、良好口碑,在项目管理团队精心管理指导下,积极参与到该公司开展的标准化班组建设活动中。以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浇筑为例,钢筋下料精确度和钢筋绑扎误差都控制在1cm以内。混凝土使用量、浇筑方量精确到0.5m3以内,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开展标准化班组建设,湖北善利收获的不只是规范施工和现场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更重要的是,劳务工人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意识极大增强,个人的收入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在业主单位、中铁十一局京津冀区域指挥部、公司和项目部多次检查考核中,得到了一致好评,202410月,在公司组织召开的标准化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湖北善利作为二公司的劳务公司和房建项目标准化班组建设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中铁十一局二公司河北廊坊南尖塔村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李安宁介绍。

 

施工、检测与设计面临相同的困境


大多数中小建筑企业不具备建筑央企的上下游产业体系资源。如何借助第三方专业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加强合作,在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的赛道上,借力支撑,走得更稳,行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是他们的共同期盼。

实际上,设计院和检测企业(机构)同样面临着寻找市场、拓宽经营渠道、绘就增收创效曲线、结成长期合作战略联盟的经营问题。

勘测设计企业和检测企业不仅面临承揽业务的压力,找到信用良好、建设工程任务饱满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样困扰着他们。

有一家央企,通过改革,把原来专门服务企业的检测实验室申请注册为独立的法人检测公司,每年下达一定的对外承揽检测业务指标。这对于习惯了在企业怀抱里工作的检测实验室员工来说,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有经验。该公司实验室主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感叹:再艰难的检测任务,我们都能按要求如期完成,但是让我们面向市场去揽业务,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经营方面的问题,不仅让施工企业感到烦恼,设计和检测单位也有同样的困扰。

 

共同发力化解烦恼


在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今天,勘测设计、建材检测试验和施工企业三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是十分尴尬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现象,靠企业自身努力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协会和涉事企业(单位)通力协作,共同发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建筑业协会的作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建筑业协会或建筑联合会负责收集包括高校和研究院所自有的勘测设计、检测试验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建立信息汇总平台,搭建面向行业企业的网上档案查询服务系统,方便三方检索和选择合作对象。

其次,建筑业协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联谊交友活动,动员施工企业、勘测设计和检测试验机构(企业)参加联谊活动,为三方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联谊会、见面会、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重大课题发布会、揭榜挂帅、区域协作促进会等形式,方便三方增进联络,互助互惠,结伴而行,携手合作。

再次,勘测设计、检测试验和建筑企业要积极主动地与需求对象联系,按照信息互通、战略互惠、合作共赢、点菜下单等原则,解决自身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或资源闲置等问题。

第四,勘测设计和检测试验机构或院所要因事制宜,科学合理、透明公正、着眼长远,灵活制定服务取费价格,为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创造机会。

第五,地方税务部门对勘测设计和检测试验机构(企业)服务中小建筑企业,要采取税费优惠措施,鼓励他们为中小施工企业提供服务,方便中小施工企业吸纳人员就业,壮大企业实力,参与市场竞争。

另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事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协会为三方服务情况的关注,将行业协会的三方合作情况纳入引导市场主体或院所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科研资源(成果)进行服务和转化利用的情况考量,作为考核协会服务企业的依据之一,推动协会、企业和院所之间紧密联系,助力三方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