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丽丽
单宇轩,安徽淮北矿业铁运处烈山电务段王桥工区工长,自1996年退伍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日复一日的精准调校和细致巡检,守护着矿区铁路的“神经末梢”。信号机每一次精准的明灭闪烁,继电器每一次清脆的“咔嗒”声,无不诠释一名信号工近三十年的执着和坚守。
技术如刀 磨砺在毫厘之间
单宇轩的“硬核”,首先根植于炉火纯青的技术。他如同信号设备的“主治医师”,对工区每一处设备的“脉象”都了然于心。一次罕见的道岔控制电路“软故障”让众人束手无策,设备时好时坏让许多同事认为是偶发干扰。但单宇轩没有轻易放过,他抱着图纸,逐级逐点反推测试,仔细观察指示灯最细微的闪烁变化,聆听继电器动作声音的微妙差异,最终在繁杂的配线中揪出一个隐蔽的虚接端子——那微不可察的接触电阻异常,正是症结所在。其精湛技艺并非凭空而来:工具包里那几本翻得卷边的电路图册,电脑里分门别类、逐年积累的故障处理案例库,都是他磨砺技术的坚实基石。
应急抢险 分秒必争护安全
侦察兵的历练,锻造了单宇轩临危不乱、果断处置和勇于担当的“硬核”作风。去年雨季,一场暴雨突袭王桥片区,路基坍塌导致通信光缆线杆严重倾斜,光缆紧绷欲断!一旦中断,将造成大面积通信瘫痪,直接威胁行车安全。险情就是命令!单宇轩闻讯,立即带领抢修小组火速奔赴现场。塌陷区泥泞湿滑,作业空间临水危险。他冷静评估险情,迅速制定抢修方案:必须先稳固基础,再扶正线杆,同时保护光缆安全。他身先士卒,带头跳进泥水坑中,指挥打桩、填充、加固。沉重的线杆在众人配合下艰难复位,每一厘米的移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弦。单宇轩全程紧盯关键环节,精准指挥,汗水混着泥水浸透工装。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倾斜的线杆终于被稳稳扶正,光缆安然无恙。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搏斗的胜利,是他军人血性和责任担当的又一次闪光。
匠心传承 薪火映照后来人
单宇轩深知,守护信号安全的“硬核”力量需要代代延续。他甘当新人成长的“铺路石”,将严苛的作风融入带徒日常。新转岗的职工小华,起初面对复杂的继电器组合一脸茫然。单宇轩并未急于灌输理论,而是带着他跑现场,从最基础的线缆走向、端子用途讲起,手把手教他如何“望闻问切”判断设备状态。小华第一次独立处理故障后,单宇轩细致复盘每一个操作步骤。“干信号,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他常告诫,“严谨不是束缚,是护身符。”正是这种近乎严苛的锤炼,让一批批像小华这样的年轻人快速成长为工区骨干。
当满载乌金的列车呼啸而过,稳定闪烁的信号机和精准操纵的道岔背后,是单宇轩用专业技术、过硬作风与匠心传承熔铸的无声守护。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深耕,绽放出不凡的光芒,激励着更多后来人循着光的方向,书写“平凡亦英雄”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