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俊岭
在江苏沿海经济带加速崛起的背景下,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以绿色低碳为发展主线,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海洋经济等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以来,该区聚焦“双碳”目标,强化产业链招商与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为沿海地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射阳样本”。
链式招商强产业
重大项目加速集聚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围绕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形成“龙头引领、链式配套”的发展格局。
2025年,全区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50亿元级项目正泰新能源装备制造已正式落地,将打造光伏组件及储能系统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射阳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优势。同时,蓝水海工、天顺智造等27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京奕绿能科技等10个重点项目年内投产,形成“签约—开工—投产”的良性循环。
在创新驱动方面,该区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与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离岸研发中心,推动6家孵化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亨通海能、远景能源等龙头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零碳园区先行先试
绿色转型提速
作为江苏省首批零碳产业园试点,射阳港经开区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多能互补模式,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1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覆盖全区113%的用电需求。园区内CQC户外光伏实证基地、熔盐储能等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大连重工数字化工厂、中车时代电气化改造等项目落地,助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此外,园区正牵头制定叶片复合材料回收国家标准,推动风电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力争成为全国零碳园区建设的标杆。
开放融合拓空间
海洋经济崛起
依托5万吨级深水航道和通用码头四期工程,射阳港经开区加速布局海洋经济,引进丹佛斯等国际企业,推动远景能源、亨通华海等7家跨国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加快建设,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预计年内投用,进一步延伸“蓝色经济”产业链。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常敏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绿色转型与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为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