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钢钒炼铁厂精益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场景。何勇 田震 唐鹏 摄
本报讯 (通讯员 何勇 唐鹏)近日,攀钢集团西昌钢钒炼铁厂召开精益管理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系统复盘之前的实践成果,擘画下一阶段深化路径。该厂厂长强调:“精益管理是炼铁厂迈向行业一流的核心抓手,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推动管理升级与生产效能双跃升。”
首战告捷
精益管理筑牢发展根基
自2024年9月启动精益管理以来,西昌钢钒炼铁厂以标准化作业(SOP)、6S管理、改善提案和课题攻关为支柱,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完成公司级项目4项、厂级项目15项,其中1项斩获公司二等奖;编制SOP标准246份,覆盖全流程操作规范;落实6S整改1359项,现场环境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收集改善提案225项,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培养精益骨干30人次,烧结球团分厂更以试点成效成为全厂标杆。这些成果不仅夯实了管理基础,更验证了精益方法论在钢铁生产场景中的适用性。
刀刃向内
直击瓶颈谋划破局之策
成绩背后亦有隐忧。该厂精益团队直面当前存在的三大短板:一是全员精益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元存在“领导热、基层冷”现象;二是课题攻关深度不足,部分项目停留在表面优化,缺乏长效性;三是6S制度执行刚性不够,除烧结球团分厂外,个别单元尚未形成系统化精益管理模式。此外,6S管理在制度支撑上仍有不足,部分提案缺乏深度和长效性,还有待改善。
这些问题如同“绊脚石”,针对这些问题,该厂厂长强调,必须从“思想、机制、执行”三个层面入手,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解决;当前该厂精益管理已进入“深水区”,二期攻坚必须从思想根源抓起,建立“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可控”的新格局;强化全员精益意识,提升课题质量,确保精益管理真正落地见效。
五维发力
二期工程擘画进阶蓝图
针对二期目标,该厂精益团队部署五大核心任务,构建起立体化推进体系。责任穿透机制:推行“一把手”陪同学习制,厂领导每月至少两次现场督导,考核结果直接挂钩绩效;提案质量革命:建立“初评—优化—推广”三级筛选流程,将人均提案数纳入作业区评比,淘汰低效提案;现场管理升级:以“6源治理”和“8大浪费”消除为靶点,打造“零死角”标杆区;课题价值跃升:聚焦“成本管控、设备效能、产品质量”三大领域,力争公司级一等奖成果;对标国际一流,每季度开展外部标杆企业研学,将宝武、浦项等先进经验转化为本土化解决方案。
此外,结合公司分时电价政策,该厂同步启动“减少皮带空转”专项课题,通过“运行现状调研、峰谷电价分析、问题诊断”三阶段优化用能结构,进一步降低能耗成本,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思想破冰
决战行业一流崭新征程
“精益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该厂厂长陈剑锋在总结讲话中发出动员令,要求全厂以“三个转变”破局: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新”,从“局部优化”转向“系统变革”,从“短期攻坚”转向“长效深耕”。
目前,该厂已成立由厂领导挂帅的二期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下一步,将建立“周通报、月考评、季复盘”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按期落地。
站在新的起点,随着二期工程全面铺开,西昌钢钒炼铁厂正以“精益管理”为笔、“持续改进”为墨,持续深入开展精益管理,聚焦降本增效、质量提升、设备优化等关键领域,书写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工厂转型的时代答卷,为打造行业一流炼铁厂而不懈努力;这座承载着行业使命的钢铁基地,必将全力推动攀钢高质量发展,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