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涛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从战略价值维度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仅承担着政治核心的关键职能,更通过治理体系现代化重构、职工思想价值引领等途径,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在深化国企改革与数字技术革命的双重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需突破传统范式,构建起体制机制和技术载体等方面的多维创新路径。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当前,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治理结构嵌入与改革发展协同的新特征,其功能定位已从单一的政治引领拓展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制。然而,在实践层面,仍存在治理效能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等结构性矛盾,亟待通过系统性创新予以破解。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1.构建“制度—人才”一体的创新体系
制度创新层面,应深化“党建入章”实践探索,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边界,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的闭环机制。人才培育方面,需打破“党务干部边缘化”困境,推行“双向交流”机制。例如,某国企要求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党务工作经历,同时设立党务岗位专业技术序列,与管理序列享受同等晋升待遇。
2.依托技术赋能提升党建工作效率
可依托企业现有数字化平台搭建“智慧党建”系统,开发在线学习模块,推送微党课、VR实景教学等内容;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参与度、发挥作用等情况。例如,某电网公司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组织生活薄弱环节,推送整改建议,使支部活动达标率从75%提升至96%。此外,还需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党建+志愿服务”“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增强吸引力。某矿业企业开展的“井下党建直播间”,让一线党员在工作间隙分享感悟,单场直播观看量突破5000人次。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本质上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构党的组织优势与企业发展活力的耦合机制。面对治理现代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命题,唯有将党建创新深度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流程,既守住政治引领的“根”与“魂”,又打破路径依赖、拥抱时代变革,才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从实践来看,那些真正实现党建创新突破的基层企业,无不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韧性。因此,必须以系统思维持续深化党建创新,让红色基因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安装工程分公司运输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