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青春
信用债投资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银行创造稳定的投资收益,其良好的流动性和灵活的配置特性更使其在商业银行整体资产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随着信用债发行规模的持续扩大,市场对信用债风险管理日益重视,相关风险分担及缓释工具的创新也正逐步实现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的转化。特别是在资管新规实施背景下,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投资资产安全、有效监控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系统梳理出商业银行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需要重点厘清的几个方面关系,才能针对性地提出投资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需要厘清的关系
(一)收益与安全
信用债资产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者间的动态平衡,既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核心要义所在,又是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的根本遵循。商业银行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信用债资产安全性为首要原则,以保证信用债资产流动性为必要条件,以实现信用债资产收益性为最终目标,通过合理调控信用债资产的整体结构,努力实现信用债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动态平衡。具体而言,在制定与执行投资计划过程中,需注重不同期限(短期、中期及长期)及结构信用债资产的配置比例与投资节奏把控,实现攻守平衡的资产组合构建,确保信用债资产配置的均衡性与流动性的有效维持。
(二)短期与长期
商业银行正确处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就要求在制定信用债投资计划时以全行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在制定信用债投资计划时,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形势和债券市场发展形势有清晰的判断,考虑未来一个经济时期内甚至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变化对信用债投资收益及风险水平的影响,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财政货币政策、市场资金情况、债券市场供需、市场收益率变动等诸多因素。同时,如果期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则债券投资计划还应适时进行调整并报决策层批准。除此之外,还要求商业银行投资部门在面对任务和考核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决策,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盲目投资,确保信用债投资业务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局部与全局
商业银行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的利益的关系就是要求信用债投资业务的发展要与商业银行整体业务发展相匹配,不能为了业务投资部门自身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全行的整体利益。具体来说,信用债投资计划要结合商业银行年度信贷收支计划进行编制,考虑全行信贷投放进度、负债变化情况以及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变化,科学安排投资进度,体现出信用债投资业务与全行其他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保持信用债资产在全行资产中的合理占比。同时,商业银行在制定全年的信用债投资计划时,要根据全行的风险偏好合理安排债券资产的内部结构,充分考虑不同债券资产的风险权重,保持合理的总体风险资产规模,从而保证商业银行整体的资本充足率。
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全行统一授信风险管理框架
随着信用债投资风险不断加大。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授信审批制度的统一管理框架,制定相应的信用债投资风险限额管理方案、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从信用债的投资品种、信用评级、集中度以及风险分类等维度对信用债投资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商业银行应将信用债投资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统筹管理,对现行管理办法进行整合,制定涵盖投资环节、持有环节及资产处置环节的全过程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框架和指导方案,防止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相对孤立、风险点控制相对分散,无法形成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信用债投资持有期风险跟踪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持有信用债的目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赚取价差收入为目的的交易行为;二是为获得票息为目的的配置行为。持有目的不同,相应的风险点也不一致,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形式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偏重交易的信用债投资,商业银行需要选择信用评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券种,这类投资短期内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应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为主。而针对偏重配置的信用债投资,现阶段可以以外部评级为主、内部评级为辅的形式。对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评级高、风险低的债券投资可以考虑设置整体投资限额,实行备案制管理;对于评级较低、风险较高的债券投资除设置限额管理外,需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实行授信审批制,并定期收集发行人的经营情况及信用评级变化信息,制定可行的资产处置方案。
(三)建立健全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责任划分机制
商业银行信用债投资业务一般涉及金额较大,资管新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估值波动也较大,有必要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划分机制,明确包括业务投资部门与风险监控相关部门的责任。对于业务投资部门的投资经理而言,应该充分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财政货币政策、市场资金情况、债券市场供需、市场收益率变动、发行人风险情况等综合因素,在业务前段作出较为合理的投资决策,并在信用债持有期间持续收集信用债的相关投后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并给出交易或继续持有的意见。对于风险监控相关部门(包括授信审批部、合规部、风险管理部、资产保全部等)而言,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对业务部门收集的信用债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定期进行跟踪信用评级,提出风险防范措施或资产处置方案等,以保证信用债投资风险处于合理区间。
(作者单位: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阜阳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