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新能源电站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上海熠隆新能源总经理丁成龙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的卓越成就,荣获斯贝瑞奖 “年度领军人物”,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丁成龙带领熠隆新能源走出了一条从技术突围到产业领航的创新之路,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技术信仰者与产业生态重构者
斯贝瑞奖的颁奖词称丁成龙为 “技术信仰者”和“产业生态重构者”。自公司成立之初,丁成龙便锚定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攻关。在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研究上,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历经无数次试验与失败,最终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钙钛矿电池在效率与稳定性上的双重提升,推动了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熠隆新能源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逐步确立行业技术标杆地位。公司主导制定2项行业技术标准(如《钙钛矿光伏组件性能测试规范》),深度参与《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及IEC光伏系统并网标准修订,有效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化进程。在知识产权布局方面,公司采取“核心领域重点突破+前沿技术前瞻布局”策略,已聚焦光伏转化效率提升(专利申请量占比45%)、储能系统集成(30%)等核心领域,构建梯度化专利布局,通过构建多维度技术壁垒持续强化市场竞争力。
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的领导力
丁成龙倡导“721研发法则”,即70%时间技术研发,20%时间技术验证,10%时间优化推广。在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攻关中,团队优化材料工艺、改进电池设计、引入封装技术,攻克了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难题,延长电池寿命,增强市场竞争力。
丁成龙的市场领导力体现在对产业生态的构建与整合能力。他敏锐洞察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提前布局,使公司开发的智慧能源系统在长三角区域市占率达2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熠隆发起成立长三角新能源创新联合体,构建“研发—制造—运维”全链条联盟,联合47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缩短技术转化周期至8个月(行业平均14个月)。
荣誉背后:责任与担当并行
斯贝瑞奖 “年度领军人物”荣誉是对丁成龙的肯定与鞭策。他知道,熠隆肩负推动技术商业化、提升中国新能源企业国际话语权的重任。未来,熠隆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技术,保持技术领先,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丁成龙将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技术创新,其主导的佛山岭南大道“光储充放检”项目通过光伏板(年发电量覆盖充电站30%需求,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200k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峰谷价差套利降低用户电费25%)、480kW液冷超充桩(充电效率提升至10分钟/次)及V2G技术(日均为用户创收16元,累计发放补贴216万元)构建能源普惠体系。项目搭载的医疗级电池检测系统(检测精度达99.3%)累计识别电池热失控前兆312次,避免重大事故损失超1200万元,同时通过“新能源+社区服务”模式(集成便利店、自助洗车等业态)日均服务市民5300人次,创造就业岗位87个,获评“广东省民生示范工程”。
技术趋势展望:
引领未来能源变革
未来3至5年,光伏新能源电站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丁成龙认为,智慧能源系统、高效电池技术、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是关键发展方向。智慧能源系统实现能源智能化管理,提高利用效率;高效电池技术降低发电成本;储能技术解决发电间歇性问题;智能电网技术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中,中国新能源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熠隆将继续秉持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理念,通过技术领先与生态协同巩固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市场扩张与行业标准制定的平衡上,丁成龙认为领军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行业标准为引领,找到平衡点实现持续发展。未来,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他将继续书写新能源时代华章,以“技术+生态”模式重塑行业格局,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