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艳)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热浪奔涌。踏入铁运处繁忙的作业站场,灼灼烈日下,满载乌金的列车轰鸣着驶过;货场龙门吊高耸挥臂,精准吞吐着集装箱,职工忙碌的奋斗身影随处可见。
今年1-6月份,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对外创收成绩亮眼:该处对外创收3340.78万元,其中货场创收1168.83万元,同比增幅达60.35%,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并连续两个季度在集团经营业绩其他重点单位组“赛马”排名中位列第一。
这份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内部运量萎缩,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融入现代物流公司和国铁合肥物流中心,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用外部运量弥补缺口,全力创收增收。”铁运处处长郑仁勇说。
面对挑战,“铁运人”继承老辈建设者“团结、爱路、创新、奉献”的优良传统,开展思想观念彻底转变大讨论,明形势、拓思路、跑市场、找资源,走出了一条运输主业和对外创收“双轮驱动”发展之路,取得阶段性成效。
织密服务网络。建立“一网格一负责、一项目一主管、一客户一代表”服务网络,分片区绘制市场地图,加强与地方政府、开发区、港口码头的信息对接,精准掌握大宗物资企业运输需求,并为其提供定制“一对一”运输方案。
明确货场定位。孙疃货场,确立集装箱运输主导模式,联合广聚物流园引入正面吊车,大幅压缩单节车厢作业时间;联合汽运短倒车队,整合取送、装卸、短倒全链条服务。前邱、蔡楼货场,发挥高站台、高容车数优势,提升矸石客户保底运量,扩大可并行作业客户规模。同时,加快推进前邱货场轨道衡、刘店货场简易装车皮带系统安装,确保“快装快卸”,提升客户满意度。
盘活运输资源。依托广聚物流园、孙疃港口等开展运输、储存、装卸、转运及其他业务;与中铁一局、中铁四局签订长轨运输;与淮拓商贸、禧福祥能源签订站台装卸车等业务。积极与国铁协调,成功开发粮食、泥土、长钢轨等运输品类,丰富多元化运输结构。
巧用价格策略。灵活运用特殊品类运价下浮政策,推行阶梯运价,以“量价互保”为原则广泛吸纳客户。针对鸿路钢构集团运输竞争的状况,铁运处以灵活定价,实现月度运量5万吨的突破。积极与广聚物流洽谈,探索利用集装箱直运减少转倒成本。
“我们还积极主动与任楼、五沟、合肥物流中心、界沟等外部煤矿客户沟通,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加大车辆供应、提高装卸车取送效率,用优质服务争取外部厂矿优先选择铁路运输,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副总工程师谭彬说。
7月8日,铁运处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吹响新一轮创收冲锋号。会议聚焦深挖货场潜能、盘活闸河片区闲置铁路专用线,全力增运量、提效益,向全年对外创收6500万元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