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3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杏花村外史》之第三季(连载之五)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杨仁宇/

第五回   

汾清酒暖叔侄情深

神武同欢岁月悠,佞臣谗语扰宸忧。

急书泪洒疑云散,酒暖情长万古留。

晋阳宫殿,气势恢宏,尽显皇家威严。朱红宫墙庄严肃穆,飞檐斗拱精巧绝伦,仿佛要冲破天际,与苍穹一较高下。宫外湖水如镜,澄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随风轻舞,倒影在湖面摇曳生姿。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守护着这片皇家禁地。宫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奢华之态令人叹为观止。

武成帝高湛每日于御书房处理政务,案头总少不了那瓶散发着醇香的汾清酒。他时而奋笔疾书,批阅奏章,墨香与酒香交织;时而执起酒杯,轻抿一口,在微醺中思索治国之道。

一日,堆积如山的政务压得高湛疲惫不堪。他放下朱笔,用力揉了揉酸涩的双眼,缓缓起身,双手撑在案几上,长叹一声后,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窗前。此时,内侍捧着一杯刚斟好的汾清酒,弯腰行礼,轻声道:陛下,这是刚备好的汾清酒。高湛侧身接过酒杯,目光凝视着杯中澄澈的酒液,凑近鼻尖轻嗅,醇厚清冽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驱散了几分疲惫。他轻抿一口,酒液在舌尖散开,醇厚滋味在口腔蔓延,不禁赞叹:此汾清酒,当真是人间至味。

美酒入喉,高湛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在邺都的孝瑜。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自小在神武宫相伴,叔侄情谊深厚。春日花园里,孝瑜身姿矫健,笑声爽朗,穿梭于花丛间追逐蝴蝶,高湛看着侄儿活泼的身影,脸上满是慈爱;书房中,二人一同诵读诗书,探讨古人智慧,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高湛耐心教导,孝瑜认真聆听;夏夜,他们躺在草地上,仰望璀璨星空,畅想着未来,高湛向侄儿讲述着皇家责任,孝瑜眼中满是崇拜。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铸就了他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然而,宫廷之中暗流涌动。有佞臣嫉妒高湛与孝瑜的深厚情谊,担心孝瑜得势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屡次在高湛面前进献谗言,恶意污蔑孝瑜心怀不轨,妄图离间二人。起初,高湛并未轻信,毕竟他看着孝瑜长大,深知彼此的感情。但佞臣的谗言如毒蛇吐信,不断侵蚀着高湛的内心,久而久之,疑虑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一次宫廷盛宴,华灯初上,歌舞升平。高湛坐在主位,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烦闷。眼前的热闹场景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内心的纠结困惑让他借酒消愁,一杯接一杯地饮着汾清酒。宴会结束后,他早已醉意朦胧,眼神迷离,脸颊通红。内侍上前搀扶,他挥手拒绝,含混不清地说:朕尚可自行,退下。随后,他晃晃悠悠地起身,脚步虚浮,在宫殿回廊上踉跄前行,时而挥舞双手保持平衡,时而扶着墙壁,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回忆与疑虑在脑海中不断交织,令他痛苦不堪。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宫殿的宁静。信差快马加鞭,冲进宫殿,翻身下马后,手持信件,单膝跪地,大声禀道:陛下,邺都来的急信!高湛先是一愣,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切地接过信,迅速撕开信封,展开信纸,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信中,孝瑜言辞恳切,倾诉着对皇叔的思念,还提及自己身体抱恙,却仍心系皇叔,盼能早日康复相聚。高湛读完,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夺眶而出,他抬手抹去泪水,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愧疚与担忧。想起曾经与孝瑜共度的美好时光,他懊悔不已,痛恨自己轻信谗言,差点伤害了至亲侄儿。

高湛当即决定邀孝瑜来晋阳宫相聚。他匆匆回到御书房,在摇曳的烛火下,快步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奋笔疾书,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吾侄孝瑜知悉:朕近来误信奸佞之言,竟对你心生猜疑,实乃大错,特向汝诚挚赔罪。忆昔于神武宫,吾等相伴左右,同游花园,共研经史,夜观星象。彼时岁月,无忧无虑,为朕此生珍贵之回忆。今朕虽居高位,坐拥江山,然愈发思念与汝共度之时光。犹记昔日,吾等瞒着众人,偷取美酒,于隐蔽处畅饮。彼时之酒,虽不及如今之汾清酒醇厚,然叔侄间之纯粹欢乐,朕铭记于心。今朕于晋阳宫,政务缠身,幸有汾清美酒相伴。吾饮汾清二杯,念汝于邺亦当酌两杯。每当朕饮此酒,便盼吾侄亦能品尝,共感此乐。朕诚心望汝早日前来晋阳,吾等叔侄再执酒杯,重温往日情谊。朕于晋阳宫,翘首以盼汝归。

写完信,高湛逐字逐句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拿起玉玺,重重地盖在印鉴处,随后叫来心腹太监,郑重叮嘱:务必快马加鞭,将此信安全送达邺都孝瑜手中,不得有误!

信寄出后,高湛每日都登上宫殿高处,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坚定地望向邺都方向,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焦虑,盼望着孝瑜早日到来。

在邺都的孝瑜收到信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坐在书房榻上,双手颤抖着展开信件,逐字逐句地读着,泪水不断滴落在信纸上。读完后,他不顾身体未愈,立刻吩咐侍从收拾行囊,踏上前往晋阳的路途。侍从纷纷劝阻:公子,您身体尚未康复,不宜远行。孝瑜却坚定地摇头:皇叔在等我,我定要早日化解他心中的疑虑。说罢,毅然决然地走向马车。

一路上,孝瑜归心似箭,日夜兼程。马车的颠簸让他身体不适加剧,但他咬牙坚持。每到驿站,他便迅速跳下车,催促车夫更换马匹,又急忙钻进马车继续赶路。

终于,孝瑜抵达晋阳宫殿。高湛听闻,立刻放下手中事务,大步流星迎了出来。远远看到孝瑜的身影,高湛眼眶泛红,疾步上前,紧紧握住孝瑜的双手:吾侄,是朕不好,让你受苦了。朕不该轻信谗言。孝瑜同样激动不已,单膝跪地:皇叔,侄儿从未怪您。能见到皇叔,别无所求。

高湛双手用力扶起孝瑜,揽着他走进宫殿,来到宴客厅。内侍迅速摆上美酒佳肴,其中汾清酒的醇香格外诱人。高湛亲自拿起酒壶,为孝瑜斟满酒杯,酒液如清泉般注入杯中,泛起层层涟漪。随后,他又为自己倒上一杯,举起酒杯,目光慈爱地看着孝瑜:吾侄,这杯酒敬咱们的叔侄情义。往昔之错,朕已悔悟。今后我们再不分离,愿情谊如这汾清酒,历久弥香。

孝瑜双手稳稳地捧起酒杯,眼中泪光闪烁:皇叔心意,侄儿深知。此汾清酒,正如我们的情谊,纵经风雨,永不改易。二人仰头一饮而尽,相视而笑。至此,误会与隔阂烟消云散,叔侄情谊愈发深厚。

此后,汾清酒因高湛与孝瑜的推崇而名动朝野。金銮殿上的庆功宴,朱门深院的夜宴,皆以汾清酒为尊。群臣饮罢,无不为其味醇而不烈,香远而益清的绝妙口感赞叹,赞誉之声如涟漪般扩散开来,让这琼浆玉液成为北齐权贵争相追捧的佳酿。

为守护汾清酒的纯正品质与至尊地位,高湛特下旨禁售,将其列为宫廷专属,自此,寻常百姓再难觅其踪迹。机缘巧合之下,孝瑜行至河南赊店。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勾起他对家乡汾清酒的无限思念。于是,他决心将汾清酒的酿造之法带到这里。此后,孝瑜踏遍赊店山水,精心选址;又与当地工匠日夜切磋,反复调试。历经无数次尝试与改良,终于酿出别具一格的美酒——赊店汾酒。虽不及宫廷汾清酒醇厚绵长,却自有一番风味,迅速在赊店地区声名远扬。

岁月更迭,宫廷中的汾清酒始终是权贵的专属,而赊店汾酒则走入寻常人家。高湛与孝瑜的故事,恰似一缕穿越千年的酒香,将皇家的风雅与民间的智慧,酿成一段令人神往的传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待续)

8-3 2 1 必须发。武成帝高湛与孝瑜书。.jpg

武成帝高湛与孝瑜书

8-4 2 2 必须发。高湛与孝瑜畅饮汾清酒。.jpg

高湛与孝瑜畅饮汾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