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于柯:以数字技术创新建筑管理的践行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向真

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技术革命,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作为烟台龙湖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筑工程管理专家,于柯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建筑项目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极大提升了建筑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今天的专访中,于柯分享了他是如何将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解决行业痛点,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数字化管理之路。

中国建筑行业面临着信息割裂、协同效率低下等诸多挑战。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依赖人工经验决策,各环节数据分散,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且易发生误差。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于柯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AI算法等技术,突破了传统BIM技术在设计建模阶段的应用局限,构建起覆盖项目设计、施工至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数字孪生”架构。

“我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将BIM模型与实时施工数据、供应链信息、环境参数等多维度数据融合,构建了一个可以实时同步更新的虚拟工程镜像。这不仅帮助管理者实时掌握项目进展,还能够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于柯解释道。该技术的创新性在于,它实现了建筑项目的全面数字化管控,让建筑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决策转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这一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首先体现在烟台龙湖置业有限公司的多个建筑项目中,尤其是在“春江天玺”项目中。该项目建筑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投资金额13.5亿元。在于柯的主导下,项目引入了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和智能调度,项目管理的效率显著提升。于柯介绍说:“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春江天玺’项目减少了30%的返工率和工期延误,节省了约1500万元的成本,同时提升了项目施工效率20%,加快了竣工周期。”

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在管理上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使得项目的资源配置得到了最大优化。设备使用情况、材料供应等都得到了实时监控与调整,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在“春江天玺”项目的案例中,管理团队借助系统提供的智能预警功能,及早发现并解决了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和延期。

除了在龙湖置业内部成功实施,于柯的技术成果也开始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30家建筑公司和开发商引入了该技术成果,并开始在上百个项目中使用。例如,在烟台某滨海综合体项目中,系统通过对地质勘测数据与施工进度的分析,提前14天预警基坑支护方案与地下管线的冲突,避免了返工损失约800万元,工期缩短了12%。这一应用再次证明了技术创新在建筑项目中的巨大价值。

根据行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于柯研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项目,其施工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了20%以上,成本节约率达到了15%。此外,项目的质量管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系统集成的AI智能监控,施工质量的检测和风险预警能力极大增强,有效避免了因施工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基于BIM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无疑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于柯凭借其在这一领域的深耕探索,正在重新定义建筑工程管理的未来。他的技术创新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推动了整个行业向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进化。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驱动下,于柯的技术探索或将成为中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加智能、绿色和高效的未来。他的工作不仅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