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纪
中国的纺织业从来不缺少传奇,从嫘祖,到黄道婆,再到中国现代纺织业实业救国的张謇和中国民族纺织业的一代功臣唐君远,都为当今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善于创新,勇于开拓。而这种开拓和创新精神都是王园学习的榜样,在她的身上充满这种特质。相信未来,王园也将是中国纺织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开拓发展
小时候,王园家乡唯一驰名全国的企业就是仪征化纤的纺织品企业。她给自己树立了目标:长大进入这家企业工作。因此她高考时的志愿都与纺织业相关。临近大学毕业时,她接触到了中国一家最好的民营纺织集团,从此走上纺织业的从业之路。
2010年的一天,王园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了瓶颈。于是她决定自己创业,并去南京考察市场。经过考察,王园盯上了服装外贸出口。她发现这些服装进出口公司需要大量的面料,而且他们的面料来源非常单一。于是,王园下决心在这个领域进行突破,果断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那段时间,王园像“打了鸡血”,甚至熬夜开车都成为她工作的常态。她说那个年代,做服装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但要去调配服装厂、辅料厂和面料厂,还要调配这条业务链上所有的环节。有时厂家看到国际上发布流行趋势后,就直接甩给王园一张图片,让王园按照这张图片的要求去寻找面料。通常情况下,王园在两天之内都能给客户解决问题。她怕面料厂商反馈太慢,都是自己开车过去选型。来不及,她就安排南京中央汽车站的客车司机,给对方钱委托他们帮忙托运。
2014年,王园在绍兴成立了曼朵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纺织贸易业务。
再续传奇
王园今天的瞩目成就和她在纺织业内的声誉地位,是从创立曼朵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始的。这是一个让她蜕变的平台,也是托起她职业生涯的丰碑。
在公司成立后,为满足不同区域客户的需求,王园经常要去世界各地考察当地需求。有一个客户是西班牙最大的家纺公司,王园为这家公司提供了面料。但货到西班牙后,客户没有进行第三方验货,货到大半年后才发现问题。对方突然发了一封邮件,说试单的面料大幅度缩减,车间对王园的产品进行了投诉。等对方把证据发过来后,王园才发现这些面料上有很多脏的痕迹,这让王园非常恼火,王园决定进行改变。
此后,王园带领团队开发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数字智能系统。王园说面料都是卷起来成捆状,所以疵点位置的检测就非常重要。现在只要通过电脑,这些疵点就会一览无遗。人工智能化系统,这些疵点便能一目了然。这款数字智能质检系统,让她迅速名声大噪,对整个行业智能化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来疫情期间,王园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她发现一尽管是居家办公,但需要得体的穿着,因为随时会开线上会议。于是把公司所有的面料改成梭织面料,因为梭织面料稍微有些挺阔有型。这一改变,成就了王园。
不久,王园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防治面料翘起的针织面料固定设备。王园说这种现象在纺织行业非常普遍,但无法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很多剪裁车间是通过机器自动化剪裁,但凡面料卷边,都会浪费很多材料,极其不易被质检工人发现。一旦发现,就需要停机检查,浪费极大。这也是困扰同行多年的问题。
那时,王园几乎吃住都在工厂,带领团队一遍遍做实验,希望用工程力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在经历几个昼夜的实验后,王园几乎要放弃时,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她的脑海:能否在验布打卷的过程中设计一个装置呢?找到问题后,王园很快投入实验。欣喜的是: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园算过一笔账,这一个小装置,当年为企业节省了数百万美元,解决了行业内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王园发明的另一项专利是:一种防褶皱的面料烘干设备。王园的这个创意来自一个做衬衫的客户。多年来,棉制品、丝棉制品、丝绸制品和棉麻制品出现褶皱都被视为正常现象。但做成衬衣或者服装时,就需要不断进行熨烫,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投诉。所以客户最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王园。
经过多次实验后,她研发了一种在染厂能够应用在烘干机上的装置,在面料打卷的过程中对面料进行烘干,顺利解决褶皱的问题。
小结
如今,王园开始关注产业环保的问题。不但对自己企业有环保要求,对上下游企业也给出了相应的环保标准。此外,王园正在筹备一个大计:成为行业内某项认证专家,为整个行业发展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