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突击队奔波在大漠戈壁。
塔河二部经理佘龙(左一)给施工人员讲解安全施工要点。
■ 胡强 王玉锋 杜华 文/图
四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狂风裹挟着沙砾掠过采油树。在西北油田塔河油区的TK6108井场上,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塔河二部副经理纪善良,带领党员突击队在黄沙中躬身前行。
“春季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像胡杨扎根戈壁那般,筑牢安全防线。面对特殊天气,更要用‘过硬功夫’精心编织起安全生产的立体防护网。”纪善良的话语,在呼啸的风声中坚定有力,如同战斗的号角,鼓舞着每一位队员。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沙海之中,塔河二部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坚定地建在了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在风沙中高高飘扬,引领着全体员工守护油田的安全。
“沙海微课堂”:
安全知识的流动课堂
“每个操作细节都是党性考场。”支部委员、采油主任技师刘永刚在移动党课上的发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党员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党支部创新推出的“沙海微课堂”教学模式,就像一股清泉,为这片充满挑战的戈壁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巧妙地把安全培训融入巡检路线,让原本枯燥的安全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TH10205井口,员工们围聚在一起,专注地听着党员讲解硫化氢防护要点。员工不时提出问题,讨论声此起彼伏。在6-1计量站,党员亲自上手,示范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岗位员工拿起灭火器,模拟灭火场景,动作熟练而规范。在输油管线旁,党员群众一起复盘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场景教学+角色扮演”,员工仿佛身临其境,深刻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沙海微课堂”已成功开展15场,实现了安全培训覆盖率、达标率双百目标,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的守护者。
“党员责任田”:
党员身边无事故
4月16日,6—1计量站内,塔河二部经理佘龙带领着党员技术攻关组,围绕管线忙碌着。他们时而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管线的表面;时而用手轻轻敲击,仔细辨别发出的声音。佘龙眉头微皱,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输油管线是油田的“生命线”,任何一点隐患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党支部将8座站库300口油井划分为“党员责任田”,建立“支委包保+党员认领”机制。在这片特殊的“责任田”里,每一名党员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对关键设备实施“望闻问切”四诊法,如同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为设备精准“把脉”。
针对检查出的管线腐蚀隐患,党支部创新“网格化溯源管理”模式。他们绘制出详细的“隐患树状图”,从源头追溯隐患产生的原因。同时,运用“红黄蓝”三色预警系统,对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在这种严格的管理模式下,4月份以来,21项隐患全部完成整改,设备完好率提升至99.6%。
“党员带徒 1+N”:
应急能力也传承
“动作再快一点,注意呼吸器角度!”4月20日,TK690井场火灾演练中,党员、安全员李兵紧盯入疆还不到15天的采油工杨箭的操作。在模拟火场浓烟中,杨箭16秒完成呼吸器佩戴,成功进入“火场”进行现场抢险。
党支部推行的“党员带徒1+N”机制,将应急科目细化为12项标准化流程。通过双盲演练与复盘推演结合,新员工“黄金60秒”处置能力显著提升。今年成功处置的5次突发险情中,应急响应效率提升20%,党员突击队始终冲锋在前。
在塔河二部的党员活动室里,“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熠熠生辉,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党员和员工。党支部精心构建的“思想铸魂-技术固本-应急强基”三维防控体系,犹如胡杨那发达而坚韧的根系,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戈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