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刘基清廉文化探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鲁安心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好预防工作,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在于反腐倡廉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可以借鉴和利用,其中极具生命力和活力的刘基清廉文化就属于其中的典型代表。刘基(131171日-1375516日),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刘基为官最大的特点是清廉,清廉也是其人生重要的底色。研究和学习刘基清廉文化,具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刘基清廉文化的历史溯源

刘基清廉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背景与个人特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和刘基所处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也与刘基个人的性格志向紧密相连。刘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很早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启蒙识字,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四岁进入府学读书,二十三岁考中进士。他曾出仕元朝,任职期间体恤民情、摘奸发伏、不畏权贵。正因为他具有刚正不阿的正直品格,不向达官贵人屈服弯腰,得罪了权贵,多次出仕后又多次遭遇罢官、弃官而去。后来,他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出任明朝负责纠察百官的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清廉为官、清廉做人的本色,因为法纪严明、不徇私情得罪了朝中勋贵,多次被人诬陷、陷害。刘基也因此遭到朱元璋的猜忌。为了避祸,刘基告老还乡,不久后便病故。刘基的文章中有许多关于清廉的论述,史书典籍记载了刘基清廉为官的历史事实,老百姓中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刘基清廉为官的传说故事,由此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刘基清廉文化。

 

二、刘基清廉文化的主要内涵

(一)民本思想。重视民生、以民为本,是刘基清廉文化的重要特色。刘基秉持“为官最大的德便是在于民生”的理念,深知通过科学养民、悉心育民、合理管民,让百姓休养生息,方能达成民足国富、其乐融融的理想盛景。在他眼中,为官绝非仅仅为向皇帝交差,也不只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重中之重是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干实事,致力于促进和保障民生。他深知唯有如此,才能一步一步实现民足国富的目标,构建起繁荣和谐的社会。

(二)戒贪思想。刘基目光如炬,清晰判定贪污是一种腐败行为,是为人唾弃的恶劣德行。他认为贪名好利会直接导致身败名裂、家庭破裂、国家灭亡,这一思想深刻展现其对贪腐危害的透彻认知。贪婪犹如恶性肿瘤,一旦在心底扎根,便迅速扩散,让人在欲望泥沼中逐渐失去理智。为了满足贪念,官员往往会不惜践踏法律与道德,起初可能只是小贪小占,最终却愈演愈烈,落得个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下场,甚至祸及国家,致使国势衰微、走向覆灭。所以,对官员而言,戒贪是重中之重,是能否立身于世、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三)德治思想。刘基力主以德治国的理念,强调统治者必须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在他看来,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以德治国涵盖多个层面,其中以德修身是起始点。统治者只有先提升自身德行,才能为万民树立典范。以德为先,意味着将德置于关键位置,无论是决策施政还是用人选贤,皆要以德行作为重要考量。只有如此,在推行依法治国时,才能让政令因德的浸润而更具公信力,民众也会因信服统治者的德行而更加拥护国家治理,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慎刑思想。刘基提出慎刑理念,将其视为以德治国的有力辅佐。慎刑并非摒弃刑罚,也不是随意减少用刑频次,而是力求充分发挥刑罚的多元作用,借处罚威慑犯罪,靠教育引导人心,进而朝着“无刑”的理想境界迈进。在刘基眼中,实现“刑期于无刑”意义重大,需要完备的主客观条件。客观上,要有完善的“典刑”,即优质的法律体系。为此,他积极投身大明律的编纂工作,为构建良法倾尽全力。主观方面,则要有“贤人”主事。于是,刘基广纳贤才,精心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之人,让他们成为执行法律的中坚力量,推动慎刑理念落地生根,助力国家治理更加科学、有序。

(五)修身思想。清廉就是清正廉洁。因此,刘基清廉文化必然蕴含着深刻的修身思想。修身思想要求士人,特别是做了官的读书人要谨守做人的底线、做官的底线。面对权力的诱惑、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要想守住底线并不容易,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加强自身修养。刘基一辈子守住了底线,留下了许多清廉为官的故事,也留下了如《官箴》等一些关于清廉的文章。这些都为修身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有着非常珍贵的价值。

 

三、刘基清廉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刘基一生清清白白、公正执法。这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形象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党员干部若能以刘基为榜样,时刻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必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被金钱和利益迷惑。刘基清廉文化的传播,能够提醒人们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物质诱惑所动。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社会将逐渐形成一种崇尚廉洁、唾弃腐败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有助于当代人形成正确的“三观”。刘基清廉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忘为社会作贡献。这种价值观能够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他人、奉献社会,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