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若瞳
三月的纽约,一场名为“纽约女性艺术月”(New York Women Art Month)的艺术事件正在悄然发生,它的策划者和发起人是华人女性藏家、艺术史学家王艾琳(Irene Ailin Wang)。作为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收藏委员会成员,王艾琳希望展示女性在艺术史上的位置与叙述权。
与多数艺术藏家不同的是,她并未满足于传统收藏的模式,而是以强烈的使命感和严谨的学术性,构筑了一个以女性艺术家为绝对主角的收藏世界。
不甘沉默的女性藏家视野
王艾琳所青睐的艺术家群体并非热门明星,而是那些曾在主流艺术叙述中长期隐没的名字,比如立体主义画家玛丽·洛朗珊(Marie Laurencin)、超现实主义画家莱昂诺·菲尼(Leonor Fini)以及雕塑家玛丽索尔(Marisol)。这些名字或许并非家喻户晓,但她们的艺术作品却早已悄悄成为了MoMA、大都会博物馆、惠特尼博物馆等国际顶尖博物馆的典藏。
作为一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浸润多年、精研现代与当代艺术史的学者型藏家,王艾琳的收藏不仅有绘画或雕塑,还有手稿、信件、历史文献与私人档案等。比如对于玛丽·洛朗珊这位20世纪初巴黎画坛的传奇女性,王艾琳评价道:“她的立体主义不同于毕加索,而是体现出柔和的女性色彩,她的作品构建了女性的乌托邦。”
纽约摩根图书馆的重要声音
2024年,王艾琳受馆长Claire Gillman邀请,加入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收藏委员会,成为该机构收藏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中会集了多名欧美艺术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如Louisa Stude Sarofim、Dodie Kazanjian及Peter Rothschild等。
在摩根图书馆,王艾琳不仅积极参与艺术品的甄选与研究,甚至亲自深入各地的重要画廊进行考察和尽职调查。值得一提的是,她参与了2026年摩根图书馆策划的重要展览Tarot的筹备工作,并成功推动了著名收藏家Jenna Segal的参与与藏品借展,展示出超乎寻常的艺术热忱与执行力。
Waave基金会:
女性艺术生态的驱动力
对于王艾琳而言,艺术品收藏仅仅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还创办了非营利艺术组织Waave Foundation,专注于为女性艺术家和学者发声。这个艺术组织得到了艺术界名家霍尔·洛克菲勒(Hall Rockefeller)的大力支持,同时联合纽约艺术基金会(NYFA)、哥伦比亚大学、苏富比艺术学院等一流机构,形成了一个推动女性艺术生态的强大联盟。
她还发起了“纽约女性艺术月”,不仅给公众提供了一个认识女性艺术家的平台,更设立奖项从超过150名候选人中遴选出6位艺术家,使她们获得了更多的曝光率以及职业发展机会。
一位学者型藏家与她的使命
通过王艾琳的努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再次谈起20世纪的艺术历史时,提到的不再仅仅是毕加索或杜尚,还会有莱昂诺·菲尼、玛丽索尔,以及更多被王艾琳所发现与推广的女性艺术家们的名字。
(林若瞳,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本科,牛津大学艺术史硕士,长期关注女性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著有专著《凝视的重构:二十世纪女性艺术家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