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社区多方利益影响图
■ 陈雪 杨佩怡
摘要:随着各地积极开展营销和引流活动以吸引游客游览,网红社区不断涌现。然而,游客、居民与商户却常常因为资源紧缺而发生矛盾冲突。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和商户的生活质量以及利益,而且长此以往将给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本文以重庆网红H社区治理多方利益冲突中亟待孵化的居民自治为例,通过剖析当前居民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推进开放式网红社区居民自治路径的优化。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网红打卡地与网红社区。这些地方凭借独特的文化景观、美食或艺术氛围,吸引众多网民线上关注、线下打卡。重庆作为热门旅游城市,涌现了诸多此类区域,其中H社区便是典型代表。它有着“涂鸦艺术街”这一标志性景观,还有充满烟火气的老茶馆、明星代表雕像等,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和本地居民聚集。相比传统的社区,网红社区人流量大、人员构成复杂,不仅有本地常住居民,还有大量游客、网红博主及其粉丝群体。同时,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多样,如:居民渴望安静的生活环境;商家期望扩大经营,不受过多限制;游客则追求优质的游玩体验。这使得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适配网红社区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亟待创新治理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文在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重庆市H社区居民自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实现居民、商户、游客、艺术创作者等多方利益平衡,给同类型开放式网红社区的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核心概念
1.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自然科学中的协同论和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组合而成的交叉理论。协同效应在学术研究中被视为“协调与合作”的体现。治理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拉丁语中的“引领导航”,其核心含义是引导与控制。然而,随着志愿团体、慈善组织等社会自治力量的日益壮大,治理理论的提出为解读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引领了公共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潮流。协同治理理论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相关方以达成共识为目标,共同参与决策过程,最终制定出各方均能接受的公共政策。
2.开放式网红社区
开放式社区是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由城市主次干道围合、中小街道进行组团分割所形成的无围墙城市社区。这种社区没有门禁系统包围,非该社区居民可以随意进出,且路网密度较高、社区空间与城市空间无缝衔接。其核心特质可概括为连通性、共享性和混合性。网红社区是指因为某个特点或者某个事件而被网民关注,进而走红,并吸引无数人亲自观光打卡的社区。该类社区因自身的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受到网络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的追捧。同时具有以上两个特点的社区就被称为开放式网红社区。
二、案例的选择
(一)H社区情况
重庆H社区位于九龙坡区东南端,面积5.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4万人。该社区因有很多古老的重庆市市树而知名,且区域内拥有S学院等高校及多家企业,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
20世纪90年代,以张晓刚为代表的川派油画受到全球关注,H社区成为艺术与收藏热点。每年都会有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画室画廊等艺术机构前来考察、访问和收藏艺术品,也有国内外艺术家留驻H社区开展艺术创作和举办展览等活动,形成了著名的“黄漂一族”。高雅的艺术和当地脏乱差的形象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S学院成为当地老工业城区的一朵奇葩,如何改变这种矛盾,让高雅艺术与老工业城区结合成为当地政府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2006年,罗中立教授提出用涂鸦艺术美化街道,推动了H社区从老旧工业区向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的转型。运用涂鸦这种艺术技法,通过对H社区老旧街道形象的艺术化和时尚化处理,依靠S学院的人才优势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聚集力,营造出与艺术家起步和发展相适应的外部环境,使H社区地区的业态及地区资源迅速向文化艺术产业方向聚集和发展,使区域内的居民得到居住环境改善,经济收入得到增加,实现H社区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
选择H社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其独特的涂鸦艺术街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与网络关注,为研究网红社区的发展与治理提供了典型案例;二是社区构成多元,既有原住居民也有外来人口,形成了复杂的利益诉求,为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自治模式提供了现实场景;三是H社区从老旧工业区成功转型为网红地,在城市更新、社区治理方面极具代表性,其治理经验对众多渴望借网红经济焕发生机的老旧社区有直接借鉴意义。
(二)H社区多方利益分析
涂鸦艺术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争议,部分涂鸦行为更是因为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被认为破坏城市美观的不道德行为。最开始的H社区涂鸦是不被当地居民接受的,S学院却认为涂鸦应该是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象征,于是所有的作品都经过市民的审阅,取而代之的就是与周围建筑交相呼应的色彩斑斓的涂鸦墙。涂鸦街的走红,让不少游客提着油漆、拿着喷枪破坏了原本和谐而美好的画面,居民、商户、游客、艺术创作者,四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居民是使用者,关注的是H社区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商户作为经营者关注的是其走红带来的商业价值,艺术创作者的代表是附近的学子,他们是涂鸦的创造者,关注的是H社区涂鸦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而游客关注的是H社区的纪念留影与涂鸦乐趣,游客驻足打卡拍照游览、大声喧哗、乱涂乱画等行为,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他群体的利益。
三、H社区自治建设探索
(一)治理面对的困境
1.合法性与规范性缺失
涂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形式,其合法性一直以来都有着较大的争议,我国的法律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明确法规,部分涂鸦因太过于随意,很可能侵犯了周围他人的合法权益,在H社区附近的市政设施、商业门面甚至道路、树木都遭到了不合理的涂画。一些不文明的游客认为,涂鸦没有界限,多加几笔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并没有破坏公共设施,无需为此负责。也正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并不能对这类行为进行处罚。H社区的自治也因为缺乏明文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约束,难以形成有效的自治规则和秩序。
2.多方主体协调困难
居民、商户、游客、艺术创作者等多方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难以达到一致共识。当地居民多是老年人,由于年纪偏大,他们更倾向于安静的居住环境,游客的到来导致的噪声问题、涂鸦刺鼻气味、垃圾污染问题,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变得不如从前;商户关注的是涂鸦的经济利益,来往的游客购买颜料、画笔、涂料就是这些商户的经济来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是商户的诉求;游客追求的是游玩的乐趣与随意涂鸦的新奇,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甚至破坏了原有的艺术作品与街道环境;艺术创作者关注的是涂鸦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路边的涂鸦作品却极易遭到破坏,部分游客和涂鸦爱好者随意在涂鸦作品上进行涂鸦,导致原有的艺术作品被破坏,艺术创作者的劳动成果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3.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尽管附近的高校学子自发地多次发出倡议,但部分居民对于社区的管理却持怀疑态度。尽管政府正在逐步下放治理权力至社区,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政府主导模式,居民仍习惯依赖街道与政府。他们觉得自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如果政府能全权负责,自己就不必费心。大多数居民认为社区治理与自己关系不大,觉得社区发展好坏与自己无关,自己只需顾好家庭。这种心态反映了居民自治意识薄弱和参与权的缺失。
(二)路径优化建议
1.完善涂鸦艺术合法性与规范性
为了更加便于管理,可以划分专门的合法涂鸦区域,供涂鸦爱好者进行创作,城市管理部门对于涂鸦区域进行集中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对于这些区域设置标识和进行涂鸦教育宣传,让游客了解涂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合法涂鸦与非法涂鸦的区别,提高公众对涂鸦艺术的认同感和尊重意识。对于合法涂鸦区域定期进行集中处理,让墙面可重复涂画,这样可便于后期的维护、保证了后续创作的可开展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市容市貌的影响。当然,立法上也应明确涂鸦艺术与乱涂乱画的界限,界定区域与内容,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明确部门职责。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对非法涂鸦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通过严格的执法手段,震慑潜在的非法涂鸦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和市容市貌。
2.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为促进H社区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平台至关重要。应建立政府、居民、商户、艺术创作者等参与的协商平台,定期召开会议,就社区环境治理、涂鸦街规划等民生问题听取各方意见,促进协作。明确各方职责权利,整合各自资源,如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商户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居民监督反馈不文明行为。如政府可以为涂鸦街的自治治理提供支持。提供资金用于涂鸦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社区组织可以促进社区内部资源的共享,动员居民参与涂鸦街的志愿服务,共同维护涂鸦街的环境和秩序,商户可以在游客购买商品时,有效地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居民积极加入社区的自治中,负责监督和反馈不文明以及破坏社区环境的行为。
3.提升居民参与自治的能力
提升居民参与自治能力,需完善参与机制,选举居民代表参与决策管理。培训居民代表自治能力,增强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如艺术协会、环保小组等,发挥居民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完善宣传制度,由居委会成立宣传小组,通过社交媒体、公告栏等发布宣传材料,提高居民对治理的了解和参与度。还应注重互动反馈,及时解答疑问。
4.促进自治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在提升居民自治的过程中,要尊重社区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其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运营和自我管理。例如,鼓励居民自主选出居民代表,自主制定清洁计划、安排人员分工等,逐步减少外部的干预和支持,提高其自主运作能力。建立社区自治组织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居民代表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加居民参与自治的满意度与参与感。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规范运作,有效发挥作用。
四、结语
开放式网红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是居民、游客与商户共同协商治理的重要解决方法。基层社区应该重视居民的自治,提升居民治理的效率与效能。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自治的建设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当前开放式网红社区的居民自治存在合法性与规范性缺失,多方主体协商困难、居民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基层社区在进行治理时应完善合法性与规范性、构建多元主体协商治理并明确各方责任、提升居民参与自治的能力以及促进自治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实现开放式网红社区多方共同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①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01):138-142.
②陈蔚镇,孙辰.开放社区的空间特质及规划导引——以3个上海社区为例[J].建筑学报, 2015,(06):41-46.
③赵浩华.利益分析视角下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冲突及其化解[J].行政论坛,2021,28(04):121-126.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YKJCX2321005)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