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
汕尾市传统农业与渔业呈现“陆海统筹、多元融合”的产业格局,依托“1+4+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群化方向转型。作为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汕尾海洋经济优势明显,拥有全省第二长的海岸线,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发展深远海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洋牧场涵盖了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全产业链升级,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制度创新”三维驱动,重构农业与渔业价值链,实现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加工环节高值化延伸、流通环节数字化重构。
海洋风电:
“风电+牧场”的生态型产业链
海上风电为海洋牧场提供清洁电力,使养殖能耗成本降低32%。电解水制氢项目年产能达2000吨,支撑氢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汕尾甲子中广核风电项目创新“风机基础+人工鱼礁”设计,生物附着量提升3倍,形成“发电-固碳-养殖”三重收益。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预制菜,形成了以水产加工为核心、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类预制菜、特色地域美食转化预制菜。通过品牌化和高端化建设,增加产品溢价,探索“海洋资源+文化创新+政策驱动”模式,逐步成为广东海洋预制菜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特色农业:
“种植+深加工”的垂直整合链
基于“地理标志+文化IP+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策略,汕尾构建差异化品牌体系,打造“汕农领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蚝乡小镇”农旅综合体、红海湾滨海运动小镇等。实现国际水产认证、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等国际认证突破。陆河青梅采用FD冻干技术开发青梅精粉,附加值提升8倍。建设粤东最大农产品冷链中心(库容20万吨),损耗率从25%降至9%。可塘镇荔枝产业数字化转型,采用“股票树”模式,实现荔枝产量与收益双增长。全市推广凤山红灯笼等优质品种,改造果园超1.1万亩,开发荔枝干、荔枝酒等高附加值产品。
地方融合文化创新活力,
构建汕尾文旅品牌
汕尾地方文化具有融合优势。作为全国13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汕尾拥有517处红色遗址和“奔向海陆丰”精神内核,红色文旅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同时兼具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基因,形成独特的非遗传承体系(如正字戏、麒麟舞),红色文化、潮汕与客家文化为汕尾地方文创产业注入活力。2024年汕尾旅游接待人次为1280.35万人次,同比增长205.98%。其中,过夜游客为885.92万人次,同比增长216.96%。通过“非遗活态传承+现代设计”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非遗技艺实现产业化转型。整合打造“红蓝绿古特”复合型旅游产品,2024年带动周边民宿营收增长4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速居粤东首位。
聚焦传统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链升级与品牌化突围
汕尾市纺织服装与工艺品加工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与结构分化特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6%,吸纳就业人口超12万人,形成以市城区为核心、辐射海丰县与陆丰市的“一核两翼”空间布局。其中,纺织服装业以代工生产(OEM)为主,出口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34.7%;工艺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占比达89.3%,呈现“金字塔型”企业生态结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双轮模式,构建起多层次的产业集群发展体系。通过智能制造转型、数字化供应链重构、绿色化改造实践等三重路径推进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指数显示,汕尾纺织服装业仍以加工贸易为主(贡献率78.3%),设计研发与品牌营销环节附加值占比不足12%,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27.4%),缺乏全国性区域品牌,产品溢价能力受限。
汕尾市首饰产业呈现“双核驱动、差异化竞争”的产业格局,以可塘镇彩宝加工与梅陇镇金银首饰制造为核心形成两大产业集群。可塘镇彩宝产业年加工彩色宝石总量超5万吨,产值近50亿元,水晶类产品占全球加工总量的70%以上。产业链覆盖原材料贸易、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形成120余种宝石品类的完整体系。注册珠宝企业及商户超85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年客单量超100万单。梅陇镇金银首饰产业拥有3000余家加工及配套企业,直接就业人口8万人,年产值超150亿元。两大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升级+模式创新”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实现价值链攀升。2024年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R&D/GDP)达2.1%,高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
汕尾通过“资源识别-产业链延伸-品牌溢价”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溢价率均值达38%,高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22%)。带动12.6万农户嵌入现代产业链,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58降至2.13。2024年汕尾市老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同比增长6.5%,高于同期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5.3%),基尼系数下降0.05。通过“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产业平台提质增效等措施,实现要素重组激活、生态溢价重构、数字赋能突破规模约束等特色产业能级跃迁,为全国老区振兴提供“汕尾样本”。
[本文系2024—2025年度汕尾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地方特色产业赋能汕尾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编号SWSKYF-202409)]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