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党校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党员干部人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党在创办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的时期就践行了党校初心,为党培育了大量人才,系统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宣传,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思想指导地位,为党校初心的铸就做出了历史贡献,对新时代具有重要启示。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指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创办安源党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指导革命的人才。其中,能够指导革命的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性修养。因此,在安源党校创办期间,采用了瞿秋白、王伊维翻译的《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作为教材,并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后期又将中共中央《对于宣传工作之决议案》《对于妇女运动之决议案》《对于青年运动之决议案》等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开辟了地方党组织密切关注和了解中共中央精神的先河。安源党校的这种做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深度融合,不仅起到了强化理论武装的作用,更加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向前发展。因此,在新时代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校所需培育的人才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使学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新时代实际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科学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示其鲜活的生命力。要践行党校初心使命就必须使学员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际实践。一方面,安源党校的教员一边从事教学活动,一边从事领导工运和农运活动,亲身示范教育学员何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何为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安源党校的学员涵盖了优秀的党员、工运骨干与团员,在经过培训后纷纷投入一线革命工作中,不仅派遣到基层担任领导职责,而且也积极参与外地领导工农运动。如今,党校不仅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也要紧密结合省情、市情与地方特色,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着重增强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始终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安源党校的创办为铸就党校初心做出了贡献,为新时代继续发挥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要始终做到“为党育才”,为党培育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以及能力本领高强的人才。安源党校开创了我党通过党校系统培训干部,加强理论宣传,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先河,切实解决了当时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偏低和思想认识不高的现实问题,为党中央培育了一批可指导性人才,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培训干部人才的基本模式。在新时代,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今实际紧密结合,将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全流程、全过程,融入多方面的专业能力知识培训,为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练就专业本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始终做到“为党献策”,为党献高质量之策、献多方面之策和献专精尖之策。党校教研人员既要做好学术理论研究,也要针对实际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既要为党校提升教学质量,又要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最后,要始终做到“党校姓党”,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严把教学科研政治关,遵守政治纪律,防止在讲台上发表不当言论。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管理学员,本着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严格管理和监督,把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在党校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作风。
【基金项目】该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地区一般项目“安源党校的创办对推动新时代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24ZXDQ08)、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课题“安源党校创办百年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研究”(AY202307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共萍乡市委党校 邵蔚旸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