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梦妍
从彩铃下载的按键音到唱片工业时代独具匠心的专辑企划,再到数字算法推送的音符,中国音乐产业经历了三次革命性跃迁。在此期间,一位掌舵者的身影始终矗立潮头,他就是俞晓冬。从推动彩铃经济时代收入增长、数字音乐的多维度营销模式、重构数字音乐商业生态再到AI数字音乐的创新开拓,俞晓冬用三次精准的产业破局,在中国音乐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俞晓冬担任三亚青干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开拓AI数字音乐的最新商业化模式,通过与品牌方合作,俞晓冬根据商家品牌调性和需求,定制虚拟数字人及音乐表现形式。这些虚拟人无论在形象、性格还是音乐特点上,都能突出品牌特性,成为品牌与Z世代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时赋予品牌IP更多内涵和价值。2022年,俞晓冬与国际知名品牌公司达成合作,成功促成了国际著名品牌公司、唱片公司和AI虚拟艺人相结合的广告项目,中国数字音乐首支元宇宙主题曲也同步上线,为数字音乐的创新广告片注入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数字音乐与品牌商业化营销的深度融合。
数字音乐的商业化模式并非新近才被探索,早在2004年的中国移动通信大厦里,当运营商高层质疑“谁会花钱买铃声”时,29岁的俞晓冬以一组数据破开僵局:这位大唐电信出身的“技术流”,在掌舵太合麦田无线业务的第一年,就一手缔造了刀郎、李宇春等艺人在无线音乐彩铃界的神话。俞晓冬通过卓望信息的MISC平台,结合彩铃业务,整合国内外唱片公司资源,建立了全新的业务模式和结算渠道,为中国音乐产业注入强心针,推动音乐公司收入几何式增长,并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当行业纷纷入局时,俞晓冬已开始布阵更大的棋局——他力主收购“十三月”等厂牌,建立包含12万首曲目的版权矩阵,为此后数字时代埋下战略筹码。2014年,受邀加入恒大音乐并担任总经理的俞晓冬,他面对拥有广阔空间的中国线下音乐市场,带领团队创新孕育出中国首个文旅融合的音乐节IP——“恒大星光音乐节”,并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范围内56场高水准的音乐节演出,“恒大星光音乐节”IP迅速跻身国内三大音乐节品牌之一。
后来,俞晓冬加入阿里集团,成立阿里音乐公司,致力于推动数字音乐行业的标准化和正版化。当时,腾讯和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已基本收购整合了国内音乐播放平台市场。俞晓冬加入后,积极推动两家公司合作,在产品逻辑、版权规则和行业合作模式上进行规划和统一。他推动了行业公司与平台的进一步合作,最终建立了目前国内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音乐领域深耕的26年里,俞晓冬始终站在行业变革的前沿,以卓越的领导力和深远的行业洞察力,推动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前行。提及未来,他表示,还将持续创新,为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