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新燕
人勤春早,只争朝夕。春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无尽的生机。
从头就起势,起步就冲刺。一项项务实举措扎实推进,一件件重点任务有序实施。北重集团全体干部员工拿出“蛇行千里”的劲头,投入各项具体工作中……一股股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升腾。

●防务事业部502车间正在研究承担的某科研产品。
进军“新质”,数智赋能
2月8日,北重集团召开科研项目立项论证专题会,这是公司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开年第一会。
会议落幕,余热未消。
“全力推动当前科研项目进度,尽可能多地谋划一批重大专项、重大工程,进入兵器集团‘十五五’总体规划,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公司‘爬坡过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增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占山在会上的讲话,引发北重集团上下强烈共鸣。
实施数智工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北重集团坚定不移提升核心产品战略无人化智能化水平。
如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天,各直属单位“一把手”围绕推动科技创新,迅速响应、积极谋划,提出不少举措。
装备研究所以完善核心技术体系、探索前沿技术领域、拓展无人智能装备为目标,科学谋划公司“十五五”军品科研发展,构建核心产品体系。
工艺技术材料研究所提出加快推进新一代先进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研究,论证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科技专项。
防务事业部要求以推动“数智工艺”建设为目标,将“数字模型”融入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体系,形成制造过程“数字追溯”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特钢事业部开展挤压管坯质量控制、空心锻造壁厚差、弯曲度控制等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进军“新质”,数智赋能,北重集团以“创新驱动”促产业转型。
不仅如此,北重集团以建设“数智北重”为目标,围绕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三个维度数字化赋能,构建“平台化管控、一体化运营”的公司级数字化运营管控中心。
2月17日,服务保障事业部动力能源分公司就立即启动公司“数字运营管控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通过横向多业务集成、纵向多层级数据贯通,实现“穿透式”监管,让数据真正成为公司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资产,实现企业运营管控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各条产线,激情开“战”
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抢订单路上,营销人员向深拓展;科研院所,灯火通明直至深夜;管理人员提前部署,“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2025年开年以来,在北重集团随处可见开足马力忙生产、千方百计赶订单的场景。
北方股份公司各条生产线已全速运转。
北方股份公司制造部总装车间经理赵广飞说:“矿用车订单很饱满,我们为顺利完成客户TR100订单,科学排产抓生产,加足马力抓履约,争取早日交付客户。”
“最近经常忙到凌晨,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强化‘三智’建设,推广车联网技术在矿用车上的应用。”北方股份公司数智运营部副经理王龙说。
这样的场景在北重集团随处可见。
走进特钢事业部109车间,厚壁无缝钢管从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挤压而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今年订单饱满,大年初三就开始生产,大家早早就把‘过年模式’调整为‘生产模式’。”车间主任董伍杰说道。
这样的生产模式并不是个例。101车间重点对原材料质量控制、关重设备能力保障、工具工装及钢包等环节进行管控,保证日冶炼计划。
103车间加快推进“超高压无缝管产线项目”攻关,从工艺优化、设备保障、基础管理等多维度投入,已攻克17米超高压钢管全工序加工难题,加工效率提高20%。
防务事业部502车间承担某科研产品、军品主机以及无缝管等加工任务,很多职工为实现产出最大化,春节假期是在岗位上度过的。
不止生产车间,市场开拓抢订单的营销人员也齐心按下“快进键”。防务事业部与七家单位签订订单近24亿元,实现首季“开门红”。
专用车产品在市场开拓上也不甘落后。2月12日,专汽公司成功中标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物流转运系统运输车辆及工装台架项目,合同金额近800万元。
科研试制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项目合同,这也是公司今年第一笔与科研院校签订的合同。
订单全面开花,生产全面排产。
凌晨,南京研发中心大楼灯火通明,某新型火炮武器系统团队成员正在围绕关键部件展开技术攻关,他们聚焦弹药、电源、火炮掀起“头脑风暴”,寻求从“0”到“1”的突破。
现在,“忙碌”已成为北重集团的关键词,各条战线正在开足马力追“春光”,奋力抢干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