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梁纪康:把生命图景写在地层深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琼 王雨晴

太阳还藏在东边山谷的时候,采煤部检修班所有人员已经开过班前会、换好工作服,正朝着井口走去。队伍中一抹瘦高的身影走在最前面,不时对身后队员叮嘱着今日检修注意事项。

他就是皖北煤电招贤矿业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的“万能钥匙”“百事通”采煤部副部长梁纪康。

平凡中的不平凡

工作十余年来,梁纪康的职业生涯都与机电工作紧紧缠绕。他曾参与招贤矿业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工作,在机电检修工作中,不断适应、运转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巷道掘进效率,推动智能化开采的发展,所在班组多次获得荣誉表彰。

因其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专攻智能化矿井建设过程中采煤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预警、智能巡检测量等技术或模式创新,同其他团队成员一道,参加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致力于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系数、推动实现智能化转型和绿色转型。

从一名普通的机电工,到如今矿井智能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梁纪康的成长蜕变离不开企业的用心培养和个人的坚韧品格。“我事业的转折点来自于一次外出学习。”梁纪康感慨的说道,“那是2017年的6月,公司安排我前往西安煤机厂家外出学习,主要为了学会采煤机维修技术。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厌其烦的反复向厂家培训人员学习请教有关采煤机电路系统以及运转机制,学懂弄通吃透井下采煤系统整套流程操作和基本原理。……”正如他的自述,勤于学习是他最大的优势和助力。面对当前井下设备更新迭代频繁,各类机电设备种类繁杂,梁纪康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采煤部检修队人员数量不多,矿井下工作面接续交替紧张,各种新式设备和新型工具不断涌现,只有通过不断自我提升才能与时俱进,更快更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变化的新型矿井。”

大鹏乘风 扶摇直上

在梁纪康过去的职业生涯里,2017年外出培训是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么正式接触并从事智能化综采监测工作的2013年应当是他人生上升期的起点。2013年到2017年期间,梁纪康凭借自己的专业基础,不断学习更新关于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知识,深入钻研综采工作面的监测技术,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梁纪康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监测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积累无数实战经验和工作经历。2017年,梁纪康加入招贤矿业采煤部,而此时距离招贤矿业通过B级智能化矿井验收还有6年。这期间,梁纪康在智能综采检修领域深耕不辍,开放视野和维度,从智能化矿井顶层设计把握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设计,熟悉掌握矿井所有型号的变频器、电气开关等设备的性能及工作原理,尤其关注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中以单机设备自动化为基础,所建立的一套以监控中心为核心,工作面视频、以太网、音频、远控为基础的集中自动化控制系统,顺应矿井智能化转型趋势,迅速成长为矿井智能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在招贤矿业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中,梁纪康带领班队成员全天候保障机电设备运行通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有序。

梁纪康的成长伴生在企业的飞速发展进程中。招贤矿业“智慧矿山”建设项目20197月启动,202210月建成首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1月建成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23721日通过陕西省智能化矿山B类矿井验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原则,形成“1+3+N”的智能化建设模式。目前矿井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个,投入1套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装备,202310月完成首个工作面回采。

高度机械化和智能化的井下生产极大解放人力、直线提升安全指数。“原来每个生产班需要20名左右工人同时作业,但是当下生产班每班人数最多可以减至7人,并且一键操控的远程控制模式直接将人员撤出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在谈到当前智能化采煤系统时,梁纪康这样说:“井下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我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

那些不可不说肺腑之言

每当有人问起梁纪康,“你成功的秘诀什么?”他总会说:“吃苦耐劳,学习进取,团结同事。”在谈话中,梁纪康还提到“一个人的成长不算成长,所有人的成长才是成长,真正的力量蕴藏在团结协作之中。”通过开展班后教学交流,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梁纪康所在班队不仅青年工人专业素质提升飞快,能力短板也最少,这也得益于他用心的“因材施教”。梁纪康作为副部长,不仅在技术指导上为队员所敬服,在对队员的生活关照上也显示出他的细心与温情。现在,他的很多学生也能独挑大梁、独当一面。

 广阔的生命中写满了关于矿井的诗歌,扎根矿山的大树长满了成就的硕果。更多的和梁纪康一样的人涌现在招贤的土地上,他们筑就了招贤矿业智能化矿井建设的宏伟蓝图,以汗水为墨,以坚韧为笔,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安全基础,逐步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他们让智能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