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4 2 2保靖农商行行长吴志.jpg

●保靖农商行行长吴志愿(左二)走访茶农、来到茶园基地调研。

8-3 2 1保靖农商行工作人员.jpg

●保靖农商行工作人员到黄金村壤寨古茶坊调研。

保靖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吴志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保靖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和“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勇担“农村金融主力军”与“乡村振兴主办行”之责,累计发放保靖黄金茶全产业链贷款73129.93亿元,其中:茶叶公司贷款7314325.3万元,茶叶专业合作社贷款888235万元,茶业家庭农场贷款91100万元,茶叶经销商贷款22861.62亿元,茶农贷款52866.73亿元。截至目前,保靖黄金茶存量贷款13822.22亿元,不良贷款766.89万元,占比为3.45%。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由1万余亩发展到15.5万亩,产值由不到1亿元发展到23.16亿元,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有力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现在民间流传黄金村的茶农,“十万不算富,百万刚起步,千万还有好几户”呢。

保靖黄金茶在历史上第一次亮相,伴随着一个温情的苗家故事,“一两黄金一两茶”传承已久;而成长为一县的支柱产业,却走了一段很长的艰辛历程。“由于没有品质、品牌、工艺、市场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保靖黄金茶的发展一度陷入了瓶颈,母亲甚至一度把茶叶倒进了司马河里。”在走访时黄金村党总支副书记石金贵这样跟我们说道。

技术在哪儿?资金在哪儿?市场在哪儿?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保靖县连续9年出台县委1号文件,举全县之力从品牌推广、技术支撑、人才培育、基础设施等全方位进行支持,致力打造保靖黄金茶公共品牌。保靖农商银行紧扣县委、县政府“三茶统筹”战略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践行金融普惠,通过“五步法”走出一条不平凡的金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持续走访建档,完善“三个台账”。按季开展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社区)、村组(网格)“三级”走访,全面开展评级授信,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建立和完善了茶农、茶商、茶企与茶叶合作社“三个台账”,实现信息采集、评级授信、精准营销“三个100%”。

二是深度对接融合,建立“三项机制”。抓住茶叶办这一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加政银企对接会,加强与金融办、财政、投资担保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完善“担保-贷款-贴息”支持茶产业发展基金使用机制、办贷联动机制和定期协调通报机制,加强资金引导支持,形成多方合力。

三是加强资源挖掘,用好“三方政策”。充分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乡村振兴卡、“湘西快贷”、福祥e贷等优势,积极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用活用好各类风险分担机制,累计发放涉茶“农信担贷款”180户金额15495.9万元,发放“潇湘财银贷”贷款244850万元。

四是创新金融服务,力推“三款产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度融入了从育苗、种植、培管、采摘、加工到销售全过程,按照“一类客群,一个团队,一系产品,一套机制”工作要求,对保靖黄金茶特色产业,我们组建了一支10人的专门团队,拟在营业部、夯沙打造两个特色支行,推出了茶农、茶商、茶企和茶叶合作社3款特色贷款产品,下发了《福祥·保靖黄金茶叶易贷》等系列茶叶贷款管理办法,积极提供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五是明确发力方向,聚焦“三个目标”。根据《关于推进保靖黄金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锚定“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个目标,支持打造一批品牌旗舰店、标准店和体验中心,利用本行场地优势,融入各类技术培训、村茶村厨大赛活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十几年的支持与相伴,如今,保靖全县茶园总体面积稳定在15.5万亩,干茶产量1027吨,干茶产值10.5781亿元,综合产值21.2亿元,带动10多万人增收致富。保靖黄金茶种植面积、综合产值、茶农增收分别增长10倍、21倍、16倍,保靖的崇山峻岭间风生水起,保靖黄金茶之香悠悠飘荡。保靖农商银行也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初心,一如既往地坚守定位,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实茶旅文化融合文章,演绎好“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金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