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涛 邱阳/文 金谭艾妮/图

12月9日,川中油气矿蓬深6井脱硫装置完成优化运行整改,进入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此举标志着川中油气矿单井脱硫天然气日处理量超过100万立方米,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再添底气。
蓬深6井脱硫装置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最高运行压力络合铁装置。从角探1井单井络合铁脱硫工艺起步探索、到南充1井脱硫站成熟开产、再到蓬深6井的推广应用,川中油气矿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含硫单井快速建产新路径。
角探1井脱硫装置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套单井试采高压络合铁脱硫装置,没有可以借鉴的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经验。面对新工艺技术“考题”,川中油气矿净化技术专家迎难而上,现场蹲点值守,全面梳理、分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经过大修和后续扩容建设,角探1井脱硫装置进入了满负荷运行新阶段,并顺利通过了公司性能考核。目前,角探1井按照72万立方米/天组织生产,成为川中油气矿最重要的天然气井之一。
如果说角探1井单井脱硫是先导试验的初战告捷,那么南充1井脱硫站建设就是技术攻坚的水到渠成。30余名油气矿净炼化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专家组成的攻坚团队,加班加点审查技术规格书、数据表、制造图等208份技术文件,提出优化意见316条;利用具有西南油气田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络合铁脱硫溶液,攻关络合铁硫容量低、副盐生成率高和硫黄堵塞管道3项技术难题,集团公司首个高含硫单井试采络合铁装置被成功拿下。
单井脱硫站建产模式催生了净化队伍的发展壮大。今年年初,经过转岗培训、净化操作考证、现场跟班实操,20余名采气工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型,成为净化战线的“新兵”。曾经是潼南项目部中心井站站长的李帅奇参与了蓬深6井脱硫站建设全过程,并当选为脱硫站大班长,回顾自己的“角色”转变历程,坦言自己与油气矿大发展是同频共振的。
随着川中二叠系MKZ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油气矿加快推动净化产能建设,规划布局净化厂扩容、单井脱硫站投运、零散气LNG/CNG回收等多种建产模式,拓宽储量向产量快速转换通道,为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油气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