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东齐 李明秋
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精益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如何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思想,助推精益生产,平稳度过行业“冬天”,这是东北工业集团东光公司(以下简称东光公司)2024年最大的“精益课题”。那么如何在精益思想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大的提升呢?
用眼睛发现问题,用双手解决问题。东光公司通过开展党员创新工程、降成本、QC小组、工艺改善等活动,开启了“管理至精、降损增益、广泛参与、提升四力”的精益改善、降本增效之行。
党员创新工程
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
核心竞争力
2024年,东光公司党委坚持把推动转型发展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服务经营意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证和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党员创新工程”活动,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一引领、二落实、三攻关、四实施、五参与”的模式,即党委抓引领、党支部抓落实、班组抓攻关、党员全力实施、职工积极参与,以此形成全方位的创新体系。在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价值创造力的同时,还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活动,将创新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确保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推进。真正实现“党员创新工程”活动融得进、措施落得实、效果看得见。
各支部纷纷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积极开展贴近实际、形式多样的各种创新活动,有力促进“党员创新工程”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融合,让广大党员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充分激发创新动力和活力。截至目前,各支部所申报的30余个项目已完成11项,预计可节创价值200余万元。
降成本活动
关注企业挖潜、降本、增效的盈利能力
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2024年,东光公司围绕“提质、降本、降耗、节支、增效”开展活动,坚持以“优化流程、提升管理、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节能降耗”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为原则,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精打细算,精雕细刻,依靠“严、细、实”管理节本增效,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扛责任,人人努力保目标”。
截至目前,今年共计立项53项,降成本项目计划完成622万元,实际累计完成412万元。其中仅“某产品贴防护膜工艺探索计划”一项就实现降成本20万元。
QC小组活动
激发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东光公司继续加大QC小组活动的工作力度,并将其作为提高生产制作工艺、改进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全年共成立7个攻关小组,实现生产班组覆盖率100%。QC小组活动本着“小、实、活、新”的工作原则,即:“小”要求QC小组课题宜小不宜大;“实”要求QC课题与生产和管理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活”是指QC小组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理论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PDCA、统计方法、调查表、帕累托图、特性要因图、确认表、矩形图、散布图、管理图等;“新”要求QC小组活动具有新颖性,强调采取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问题,不强调技术上的绝对领先。
广大职工围绕生产经营中的质量、管理、工艺技术、成本、效益立项选题,切实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加工工艺和加工质量,为持续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工艺创新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工艺创新活动
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东光公司积极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不断围绕企业工艺技术与产品升级,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艺创新工作。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工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大力开展工艺创新,职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助推企业的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共完成工艺创新10余项。
精益求精,改善无限。精益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具体实践,是需要不断实践、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下一步,东北工业集团东光公司还将通过对生产流程、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节约挖潜等多环节的深入分析,找出更多之前未曾注意到或改善不彻底、不显著的现象。树牢“人人想精益、处处有精益、事事见精益”的精益管理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以精益管理思维助推企业在转型发展,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赢之路上走实走稳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