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每当人们提起设备管理部电气维修工张虎时,总会和“技术大拿”“改善达人”联系在一起。9月20日,这位曾获得白城市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吉林省“五小”活动先进个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张虎身上又多了一项新的荣誉,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
小试牛刀,
让风冷设备实现国产化
“我出生在偏僻农村,从小就对机电设备充满兴趣,初中毕业后考入技校学的就是机电维修技术。技校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负责汽车电路维修工作。2011年初,我通过应聘来到中一精锻公司,从事设备电气维修工作。”张虎说。
“既然走进中一精锻公司,我就要铁下心来学好技术,干好电气维修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张虎一刻都没有放松对知识的渴求,每天都蹲在维修现场,总结形成数万字的维修笔记。通过不断积累总结工作经验和学习电气设备工作原理,张虎的维修技能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很快就从一名缺少电气维修经验的“小白”迅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
“不能让有问题的设备从我手中溜走,我要想方设法让老旧的电气设备发挥最大的潜能。”张虎介绍说,他到中一精锻公司工作的第二年就参与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自制风冷设备。“以前的风冷设备全部依赖国外进口,价格高昂,制作周期长。”公司决定自行设计制作后,作为电气系统主要负责人,张虎主要负责配电柜配线,电器元件摆放、安装及设备调试等。经过不懈努力,张虎和他的团队圆满完成自制风冷设备任务,让风冷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这次成功完成风冷设备的自制工作,让张虎在中一精锻公司小有名气,公司从上到下都知道了张虎的名字,也在张虎的心里埋下了技术创新的种子,2012年至2016年间,张虎又先后制作了3台风冷设备,为公司节约了一笔支出。
持续改善,
让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2015年,根据生产需要,中一精锻公司引进四条半自动检测生产线,张虎被公司委以重任,负责生产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探伤机喷淋系统由8个喷头和8个气动阀组成,这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发,不仅维修时间长且成本高,还容易导致不合格品流向客户。2016年3月,张虎通过改装实验,找到一种不锈钢耐腐蚀的气动阀,他便把8个气动阀取消,改用1个大的不锈钢气动阀进行控制。经过1个多月的实验调试,验证了这套改进的喷淋系统是可靠的。气动阀的数量由8个减为1个,使用寿命却由4个月延长到5年,从此,车间的探伤机再也没有发生喷淋系统的故障,也没有再因为喷淋故障导致缺陷产品流出。
为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和维修费用,2022年初,公司将研制悬挂式自动上料机这一年度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交给了张虎。
接到任务后,张虎迅速组建团队,电器部分由张虎设计制作,机械部分由张虎和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在制作悬挂式自动上料机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终在2022年年底安装在生产线上运行。随后,张虎又相继制作6台悬挂式自动上料机,年均节创价值300多万元。
进入夏季,连杆产品易生锈,这也是困扰中一精锻公司20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这种问题不彻底解决,会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
“当公司把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交给我去解决时,我有很大压力,但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动力。”张虎介绍说,接到任务后,初期进行了20多次实验,效果都不理想。既要快速地将连杆表面的水分除去,还要做到节能、保证设备不能影响当前班组的日产量,难度可想而知。张虎通过查阅资料和应用案例,最终确定设备制作的最终方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通过大量实验后还是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不仅张虎及其团队成员非常迷茫,周边的人也多次劝张虎放弃这个无解的难题。
“我了解了改善项目的进展情况,知道你们遇到了瓶颈。其实,你们已经成功了90%,就差那一步,不要轻易放弃,你们需要什么,公司全力支持。”公司领导的鼓励给张虎团队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张虎通过反向推理,最终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带领团队制作出国内首台连杆产品快速除水设备。随后,张虎带领团队又相继制作出5台连杆产品快速除水设备,困扰企业20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被张虎团队彻底解决。
“张虎自从到中一精锻公司工作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下技术创新、工艺攻关的脚步,每年完成的数十项小革新、小发明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万元,成为企业永葆创新精神的‘改善达人’。”公司副总经理何涛评价说。
张虎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抽出时间将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整理,先后完成4项技术创新成果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其中,《一种发动机连杆退磁除水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单滑道连杆检测线用整理装置》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我会把组织给我的荣誉作为继续前行的动力,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奋战在生产一线,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张虎说。
(陈凤海 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