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琼
基层、基础、基本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
自“三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陕西招贤矿业公司通防部紧贴生产实际,积极探索班组自主化管理新路径,以加强“三基”建设为载体,着力提升区队班组安全意识、创新创效能力和协作水平,让班组动起来、活起来,不断增强班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加强基础技能训练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为提升队伍素质,招贤矿业通防部组织科区主要业务骨干编写各工种“五位一体”作业流程及菜单式巡查手册,组织职工学习,并在作业现场开展菜单式巡查,实行责任区域划分,明确责任,片区监督。采用“学、考、查、帮、推”五字培训法,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做到掌握标准、规范标准、执行标准,培养了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习惯。该部认真开展科区“技术比武”技能实操活动,利用班前、班中、班后的岗位技术练兵,让员工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在对比中不断提升,有效提升了现场作业水平。
班前会是实现组织愿景的有效手段,通防部各队经过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互动式班前会、递进式培训、实操式教学、让员工当老师、让员工参与管理”五项班组管理新模式。
通防部部长孟凡振具体介绍了班前、班中、班后的秘诀。班前“10+8”管理即班前会召开前10分钟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班前会员工点名、隐患人排查、每日一题讲解、讲评及点评、班前员工操作演练、工作任务安排、安全重点及安全责任人、安全宣誓等八项礼仪;班中“7+2”管理即“集体入井、现场交接班、班中汇报、五位一体岗位标准作业、班队长走动式管理、班中汇报,班中验收”等七个方面。整个作业过程中,按照职能将班队长和一般员工区分为两条管理线。班队长管理线包括:组织员工排队下井→现场交接验收→班中汇报→走动式管理;员工自主管理线包括:自觉排队下井→“五位一体”安全确认→现场作业;班后“五保”管理即落实好“班后工作总结、员工绩效考核、工分分配及公示、岗位技能培训和师徒帮教”等五项保障措施。自“三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通防部以瓦检队为标杆,每月开展专业知识实操培训、竞赛活动,对成绩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预备班队长人才培养,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做好“传帮带”
培养复合型人才
班组内有多名技术大拿,怎么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做好技术的传、帮、带工作,是通防部监测队队长陈成一直思考的问题。他针对青工多、技术薄弱的现状,变劣势为优势,利用青年员工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案例式、研讨式、参观调研等,将大拿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经验整理成册,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导师带徒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师带徒“九字”法,帮助新入职职工全面健康成长。监测工梁裕是甘肃人,裕固族,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刚到监测岗位时,梁裕十分茫然。有着16年工龄的吕楠楠自告奋勇担任了梁裕的师傅,用“九字法”让梁裕适应和融入监测工作,做到带业务、导思想、传作风、解困难、评效果,保证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运行可靠,上传正常,杜绝标校‘误操作’。一年来,监测队培训监测监控工10余人,其中本科生9人,多名员工已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和技术骨干。
提升班队长领导力
发挥团队核心作用
班队长是生产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通防部按照道德素质好、岗位技能好、管理水平好、执行能力好、任务完成好的“五好”要求选拔班队长。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大学生队官”的培养路径,鼓励他们从基层班队长岗位起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该部建立班队长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结果与班队长薪酬多少直接挂钩;激励机制上坚持“三给”,即:政治上给希望、经济上给实惠、精神上给鼓舞。对各项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班队长,在入党、提拔及年终评模上给予优先考虑。
通防部副部长以上管理人员轮流包保联责班队,与班队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学习培训考核结果联责,按班队长考核分的50%逐月兑现联责挂钩机制,倒逼副部长以上干部全面提升“一通三防”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保障部门安全生产。该部把联责考核体系纳入“改办优”,对队长、副队长和班长进行计划性的考核评分,全员监督,实行“强者升,弱者降”的高质量标准管理。目前,通防部已促成师徒结对48对,帮教效果明显,其中许多员工已成长为后备班队长或技术骨干。通过不断夯实部门基础建设,加强员工基本功的锻炼,团队综合素质、整体战斗力日益增强。前期“三基”建设工作进程中,通防部瓦检队、监测队分别获得公司“三基”建设“先进班组”称号。瓦检队连续五年获得“招贤矿业模范班组”称号、集团公司“十佳班前会”称号。
通防部鼓励各班组和管技人员针对生产过程中施工工艺、操作技术、机械装备、劳动环境、精细化管理以及提素保安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提升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