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石油首个特高含硫智能气田全面建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日,中国石油首个特高含硫智能气田——铁山坡智能气田通过集团公司验收正式上线,成功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数智西油”模式。铁山坡智能气田围绕“开发生产智能管理、专业一体化智能协同、安全风险智能管控、经营管理优化决策”四个业务场景,有效推动特高含硫气田开发生产组织模式管理变革,实现安全科学高效开发。

    智能驱动,开发生产科学高效。搭建铁山坡气田生产智能管控平台,建成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模型及自动优化配产、开停井工况模拟、水合物预测、段塞流预测、硫沉积预测、站场工艺动态模拟、开停工工况模拟、智能跟踪诊断8个智能工作流,实现生产运行状态一体化实时感知、生产变化趋势预测、智能优化决策,集输系统流动保障关键参数覆盖率100%,模型综合准确率90%以上,助推高含硫气田科学高效开发。

    创新引领,生产管理转型升级。建成SIL3等级工业控制系统、综合立体技防系统、高度集成智能平台的“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在国内首次实现特高含硫气田无人值守,生产现场数字化系统覆盖率100%,站场工艺流程远程控制率100%,由基于经验的被动管理向基于智能预测的主动预防性管理转变。通过“气矿+中心站”直线调度管理模式,一线管理机构精简高效,对标同类型气田生产单位节约用工72人,年节约用工成本2000余万元,实现气田生产管理全面转型升级。

    科技保障,安全风险全面受控。建立全站场管道覆盖物联网、AI监控视频、远控无人机、光纤振动预警等13套技防系统,构建全气田安全智能防护屏障,实现“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面感知,有效降低员工在高含硫区域暴露风险。搭建应急指挥系统,形成安全管控数据一网接入、一网监测、一网联动、一网通办的全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气田应急状态下科学精准处置,应急指挥效率提升85%。

    管理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通过智能气田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竞争性开发中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更强的竞争优势。根据经济评价模块对生产、财务数据测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0.71%,投资回收期由原计划7年下降至6.25年,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下一步,公司将结合“数智中国石油”总体规划,持续深化铁山坡智能气田建设成果,同步融合昆仑大模型,以“数字孪生技术+AI大模型技术”双引擎,驱动智能气田生态建设,引领“智能气田”新未来。(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