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做干一行专一行的技术带头人——记四川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陈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姚荣华

日前,川煤集团嘉华机械公司科创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陈飞荣获省国资委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充分肯定了陈飞在复杂难采煤层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研发、设计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20067月,陈飞走出校门,来到嘉华机械公司工作,他发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认真学习技术,提升业务技能,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技术带头人,从一名思想进步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科技进步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中磨炼快成长

2006年,该公司为提升综采液压支架的研发、设计、装备能力,切实解决复杂难采煤层开采领域问题,推动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从全国大中专院校招收了15名应届毕业生,分配到各车间开展为期一年的见习,陈飞就是其中的一员。

陈飞出生于农村,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埋头苦干,少说多做。主动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紧紧跟随师傅,认真观察、主动实践、不懂就问、勤学勤记。无论多么劳累,他每晚都坚持把白天所做的工作、体会等写在记事本上,一年时间就写了七、八本之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过不断地积累,陈飞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深受各级人员肯定,成为十五名见习人员中的佼佼者。当时企业组织集中考试,挑选四人到煤矿井下见习。我考核成绩好,又踏实肯干,争取到了去煤矿企业见习的机会。陈飞回忆道。

陈飞格外珍惜在煤矿综采队班组见习的日子,主动拜工人为师,学习综采工作面现场管理、了解设备性能、掌握实操技能,全面了解液压支架现场使用的优、缺点,为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期三个月的井下见习,陈飞渐渐从初次下井的新奇,逐渐被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感动,加之公司位于具有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改革创新精神城市的影响,陈飞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精神意志均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志向。每天与煤矿工人打交道,他们的辛苦、伟大牢牢刻在我的心里。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设计出安全可靠、方便好用的综采装备,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难题,让大倾角、急倾斜煤层也能实现机械化、智能化采煤。陈飞这样说。

十余年来,陈飞带领技术团队自强不息、奋力攻关,战倾角、穿极薄、迈过双高三软急倾斜,实现了从薄煤层、大倾角、急倾斜综采装备技术研究到复杂煤层智能化开采的历史性跨越。

中收获作贡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陈飞在工作、学习上体现出的拼搏进取,与他积极追求进步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参加工作不久,陈飞就以身边党员为榜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并于20106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飞身上体现着技术工作者的钻劲、拼劲,为企业掌握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核心技术,建立省级技术中心,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干部员工时常这样评价陈飞。十余年来,该公司装备与技术已服务全国50多个大中型煤矿企业,装备上千个工作面,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出口土耳其,在全世界大倾角、急倾斜煤层开采中具有较好口碑和影响力。

2014年,川煤集团将花山矿大倾角、大采高综采技术与装备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矿井煤层倾角45度、厚度5.2米,国内外无相关的技术和装备可供借鉴,怎么办?陈飞深知此项技术和装备的成功,对助推川煤集团高质量发展,提升嘉华机械公司技术实力、树立企业形象的重大意义。他没有向困难低头,主动承担牵头设计与审核任务。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认真梳理并攻克逐项技术难点。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总能看到他在电脑前反复计算、画图,在会议室与研发团队广泛深入讨论的身影。

他建议妻子给床换上硬点的床垫,妻子当时有些不解,不知道这个成天忙于工作,把家当旅店的陈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后来才得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脊柱、手臂经常生疼,只有躺在坚硬的床上,才能更容易放松,恢复精力。有人替陈飞做了统计,那年他加班高达400多个小时。妻子看着日渐消瘦的陈飞,心里说不出的心疼:他天不亮就出门,半夜才回家,倒头就睡,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新装备、新技术为花山矿杜绝资源浪费,提高矿井产量,增加矿井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花山矿迅速成为川煤集团内部的明星矿井。

陈飞一心扑在工作上,攻坚克难的事例还有很多,每一步都凝结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他个人获得专利27项,省部级及行业科技进步奖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科创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中闪光树形象

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我们在研发设计时,容易钻入死胡同,遇到难以翻越的大山,每当这时,陈飞总会用智慧带领我们冲出重围,用坚实的臂膀带我们前行,化解我们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川煤集团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嘉华机械公司科创分公司副经理、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章涛对此深有感触。

记得在太平矿大倾角大采高支架项目中,技术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们遇到了液压支架体型大、吨位重、煤层底板软、现场组装难、支架采高变大后的状态控制难等难题,陈飞带领技术人员从结构优化、功能优化、强度核算、参数选取等方面提思路、定方案,设计的ZY5400/18/48JD液压支架重量由原先30吨优化为26吨,由原先最低高度2.3米降至1.8米,满足巷道运输条件可整架运输,不用拆解再组装,并通过减小前端比压满足软底开采条件。优化后的支架性能显著提升,已成为明星架型,推广到花山、石洞沟等诸多矿井。

从学徒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陈飞,对技术员有着更多的期待与理解,他充分发挥自身在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等方面的强项,从点滴入手,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2023年,该公司先后实施吸收合并、提级管理两次重大改革,五家煤机企业合并成一家。他面对技术研发人员年轻化、新手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力量弱等现状,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人员培养管理制度,采用线上加线下培训、联合设计等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他还时常与员工谈心交心,讲述成长经历,并主动负责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青年。石东是20237月到该公司工作的大学生,在经历车间见习后,分配到技术研发中心工作。他说道:陈主任如一位老大哥,时常关注我们的思想动态,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总能轻松化解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陈飞以傲人的工作业绩,先后被川煤集团授予第二届优秀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面对今后的路,陈飞目光坚定,铿锵有力地说道:我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技术团队在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上持续深耕,让嘉华装备、嘉华技术、嘉华服务,赋能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