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工匠深孔镗工戎鹏强
■ 乔帅
1954年,在内蒙古包头的西北荒原上,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炮厂”拔地而起,北重集团开始践行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两大庄严使命,按照建厂初期国家给予公司的定位“高炮厂与坦克炮厂”,这就注定了北重集团与精度休戚相关,几代北重人开始了对产品质量和精度的执着追求。坚持用心守住“北重精度”,成了每一名北重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
“百步穿杨”——
“北重精度”强我国防
进入20世纪,火炮威力和射程有了大幅提升,但无论技术如何演进,精度始终是衡量火炮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百步穿杨”的本领不仅得益于坦克上先进的精密火控系统,更是以北重集团精良的火炮身管生产加工技术作为基础条件。
火炮身管有多重要?火炮的射程、精度和使用寿命等性能参数,都与身管质量息息相关。火炮身管锻造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可以说是相关工业制造领域的“天花板”。在70年的发展中,北重集团形成了以材料冶炼加工、深孔加工技术、膛线加工、自紧工艺、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完备的身管制造技术,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中、大口径火炮毛坯研发供应基地。走入16号厂房一根根机加完成后的身管整齐摆放,而后它们将进入总装车间进行装配调试,成为保家卫国的大杀器。
车间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道:别看这些炮管构造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是“内有乾坤”。通常,锻造一根合格的火炮身管需要三大步骤,一就是制造身管的材料。身管不仅要经得起3000℃以上的高温烧蚀和500-700Mpa的高压冲击,还要满足战场上连续快速发射的需要,这对身管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二就是加工身管的工艺。要在粗坯上打孔,打孔用到的深孔加工技术是一门精细活,会直接影响到火炮射击精度,另外为了提高炮管强度,自紧工艺必不可少。三是射击试验。炮管锻造好后,还要进行严苛的大小型实弹射击试验,过了试验关,火炮才能正式交付。正是北重集团七十载的沉淀与积累,和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控和技术创新,才能制造出性能优异、射击精度高的火炮装备,为我国现代国防事业提供有力的武器保障。
“精益求精”——
“北重精度”匠心丈量
在包头市兵工路中段的劳模公园里,军工先锋的展板上记录着北重集团老一辈兵工人的光荣事迹,里面有张汝思、杜海、于正心等老一辈建设者,有孟慎非、康广义等峥嵘岁月中的负重者,有戎鹏强、郑贵有等砥砺奋进中的领军者。70年来,北重集团一批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用匠心不停丈量“北重精度”,用双手撑起产品质量,缔造出北重集团的“金字招牌”。
工厂建设初期,设备和生产技术基本是前苏联援建的,随着武器不断发展,制造能力渐渐不能满足新型武器需要,射击精度也不能得到相应提升,这直接关系到工厂的生存。孟慎非当时担任科研所总设计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分系统总设计师等职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火炮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创造性地解决了高膛压前抽身管式火炮在全寿命期内保持良好的射击精度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兵器工程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受到中央军委高度肯定。
戎鹏强负责公司火炮身管的深孔镗加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保证火炮直线度和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产品加工误差精度均以头发丝计算。深孔镗最难的是没有辅具工具,加工时根本看不到刀具在零件内部的切削状况,只能凭手感摸刀杆,这是深孔镗工必备的技能,直接决定着火炮的精准度。一根炮管几十道工序,戎鹏强负责的工序为前后工序尽可能地减少公差,如果公差要求为0.015毫米,他加工出来的基本是0.005毫米,这样所有工序公差累加起来才不至于超差,才能不影响产品质量。几十年来,戎鹏强一直把产品“零缺陷”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追求,心中始终紧绷“质量”这根弦,被业界称为深孔领域的“定海神针”。
王士良从业至今,车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车工生产的高精度零部件覆盖武器装备的所有系统,是国产武器装备的“关节”,王士良在流血与流汗、苦练加巧练、练技与练胆中练就一身“绝技”。他先后完成100多项技术攻关,总结提炼大量特色操作法,已经完成相关重点型号项目等大大小小82项关键技术攻关,8项立项任务,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创特色操作法5项,极大地保证了公司装备产品制造精度,同时为企业节约创造价值近亿元。
军工品质在一代代北重人传承下也将“北重精度”延伸到各类民品中,“北方重工”品牌也应声打响,成为公司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不差毫厘”——
“北重精度”赋能“新质”力量
进入新时代,北重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兵器工业集团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加快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在“北重精度”上赋能新质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近年来,面对国际上军事斗争的新局面新要求,北重集团借助信息化技术,通过开展总体结构优化、发射动力学模拟仿真、提高立靶密集结构技术、火炮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和轻量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和可靠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2017年,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后的刘飞飞进入北重集团。7年时间,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科研项目、国家级型号类等项目十余项,他组织公司和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相关人员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首次在公司开展了坦克炮射击精度提升技术的研究,探索火炮的“无人区”,已经逐渐成长为国家火炮核心技术新的推动者。
目前,北重集团北方股份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驾驶矿车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在多个矿山运行,结束了我国在无人驾驶矿车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家。北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矿用车应用了最为先进的5G通信网络技术,在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同时,兼容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与国内顶级的移动通信商和软件信息设备商合作,攻克了自主驾驶技术、自动作业技术、环境感知技术、定位及导航技术,保证矿车通过接收无线指令以预定速度按照规定路线运行。高精度GPS模块与控制器联合实现车辆位置的实时控制,实际行驶路线与理论路线偏差不超过0.5m,无线传输模块可实现控制信号、视频信号的高速传输,使得矿车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实现矿山物料的装载、运输和卸载的循环运行,真正做到了“距千里之外,但不差毫厘”。
精度就是北重集团的生命线。从国家国防安全角度来说,精度是战士的生命、是军队胜利的保障;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来说,精度是产品质量、是企业口碑,是公司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基石,只有把尺度常放心间,始终守护好“北重精度”,才是北重集团基业长青,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最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