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段文洁 高彩霞 杨家辉
6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在北重集团举行全区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北重集团工会积极主动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丰富完善拓展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行动和举措,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向“新”而行、聚“新”发力,持续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最强音。
近年来,北重集团工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找准工会工作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产改赋能建功立业平台、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平台,引导广大职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变革,亟须一代代掌握先进科技、具备创新能力的劳动者接续奋斗。”全国技术能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彦冰说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北重集团工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创新推动“工会+”竞赛模式,聚焦公司新产品研发、核心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动竞赛活动向未来产业延伸拓展。2023年,开展各类劳动竞赛669项,全年参与竞赛职工24931人次,调动激发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精气神,培养造就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北重集团工会坚持实施典型标杆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强劳模和工匠选树宣传,组织大国工匠戎鹏强、全国劳动模范郑贵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士良、全国三八红旗手廖丽娟等先进人物分别到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引领更多职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劳动者,充分焕发工人阶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助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北重集团工会持续加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联盟创建力度,引导职工围绕公司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的“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技术交流、联合攻关。2023年,组织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联盟主动承担攻关课题和技术改造任务46项,征集“五小”创新案例75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防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72项,开展技术培训54次,技术交流43次。2023年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议35050条,参与率96%,节创价值3024万元。郑贵有团队完成的《大直径开放式齿弧高效加工技术》荣获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三等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