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晋亮
3月28日,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地面排矸系统集控室内,无人驾驶操作台和一键翻矸操作台整齐排列在房间中部位置,操作台对面墙上安设的高位翻车机远程控制系统、AI全程视频监控、电机车运行曲线图等监控设备实时显示着排矸系统各部运行情况。
确认自动运行条件后,在操作界面上指示灯的不断闪烁中,该矿运输区机电队副队长孙继成按下了启动键。命令已发出,请注意安全……室外轨道上,伴随着阵阵安全警示语音播报,一列满载矸石的矿车在WXCD-I型无人驾驶电机车的牵引下鱼贯驶出,顺序进入曲轨排矸车间完成排矸,并自动切换空车回程路线安全返回。整个环节有条不紊、丝滑顺畅,犹如顶尖运动员接力比赛一般,不论是直道、弯道,还是前进、回转,全部精准到位、运行完美。
“基于无线精准定位的遥控驾驶技术,地面排矸系统一键启动后,将自动完成运输线路选择,沿途电动道岔、封闭警戒闸门自动闭锁,全程车载AI避让系统及视频监控,机车行程和校准开关双重控制,实现自动行止和加、减速。同时,曲轨排矸车间自动启停封闭闸机、腭式闸门、带式输送机,约8分钟即可完成一列车辆排矸作业。相较以往,运输效率大大提高,系统安全更加可靠。”该矿运输区副区长吕志伟介绍说。
据了解,恒源煤矿早期主井矸石采用1T翻斗车进行装载,通过机车牵引、绞车提升、人工翻矸,一次只能排放8车矸石,单次排放时长达50分钟之久。副井矸石采用MGC1.1-6A型1T矿车装载,配合操车翻矸,单车排矸,效率低、安全性差且不环保。2022年12月份开始,该矿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提效改造,并通过地面遥控驾驶集中控制和电控司控道岔、推车机转辙道岔、地面电子围栏以及车辆AI自动识别归类系统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切实解决了过去系统环节多、设备多、工序复杂,全程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效率低、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等问题。
该矿运输区副区长杨文裕表示,目前该矿地面运输排矸系统整体采用封闭环形车场运输方式,全长1150m,具备3个主要系统功能,即主井矸石排矸系统、副井矸石排矸系统、物料车运输系统,包括摆渡车场、矿车维修车间、外部存储车场3个附属区域,共有28副道岔、11扇封闭警戒闸门和1个平交道口,只需1人即可完成排矸全流程操作及监控。
“地面排矸作业排矸系统升级改造前,单班作业人员至少需要4人才能保证地面排矸工作顺利完成。”杨文裕进行了一个对比,“升级改造后,人员占用和设备投入显著减少,检修成本和材料消耗不断降低,每年预计可节约人工费用约42万元、减少材料消耗15万元左右,合计节省投入资金约57万元/年,达到了智能创新、减人提效的目的。”
恒源煤矿地面运输排矸系统,是该矿对智能化、无人化运输的一次积极探索。该矿党委书记张育红在集团公司地面运输排矸系统精品工程现场会上表示,下一步,恒源煤矿将围绕“智能化”建设,坚持走“减人提效”之路,利用生产设备的智能升级,生产方式的科学转变,找准着力点,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力度,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生产,整体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倾力打造“智慧型”“本安型”矿井,助力集团公司蓄势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